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稻白叶枯病菌rpfFxoo基因缺失突变体铁元素吸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蕾
作者: 吴茂森;何晨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ΔrpfFxoo;铁元素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1117-1119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铁元素吸收是细菌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前期研究推测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简称Xoo)中rpfFxoo基因可能参与Fe元素的代谢。通过同源重组法,获得了Xoo基因缺失突变体ΔrpfFxoo;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Xoo野生型菌株PXO99A和ΔrpfFxoo对Fe元素的吸收。结果表明,通过对工作条件的优化,使样品平均回收率达到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9;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XO99A和ΔrpfFxoo对Fe元素吸收不断增加,ΔrpfFxoo中Fe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PXO99A(P<0.05),证明rpfFxoo与铁元素的代谢有关。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饲料中的重金属. 章厉劼,高明琴. 2011
[2]贵州鲜半夏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魏进,王沁,段婷婷,秦立新. 2012
[3]微波消解-AAS法测定土壤中铅铬镉元素的研究. 魏向利,雷用东,马小宁,王静,赵泽. 2014
[4]AAS法测定新疆罗布麻叶中的微量元素. 雷用东,邓小蓉,魏向利,罗瑞峰. 2015
[5]微波法与常规湿法消解的比较—原子吸收法测定轮叶党参中铁元素. 孙成贺,蔡文贵,王玉方,金春爱. 2003
[6]微波消解-AAS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中的痕量元素. 赵烈,赵强文,雷用东,宋龙渊. 2015
[7]沙枣中几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付如刚,孟嫣,李剑,雷玉明,徐新健,刘维涛. 2011
[8]密封高压消解罐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重金属. 王北洪,马智宏,付伟利. 2008
[9]不同茶树品种中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及富集特性. . 2019
[10]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苯胂酸. 李燃,贾静,朱若华,王培龙. 2013
[11]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2024
[1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红艳,李勇泽,杨莲,肖英,帕尔哈提,田新玲. 2011
[1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菌重金属含量. 杨佐毅,刘敬勇,邓海涛,何焕清. 2009
[1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苇中重金属(铜、锌、铅、镉). 韩平,马智宏,付伟利,潘立刚. 2010
[15]AAS测定紫皮石斛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张建强,李继祥,王元忠,袁天军,张霁,李涛. 2012
[16]农产品重金属检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张黎黎,杜英秋,邢华铭. 2015
[17]钙在橄榄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钟明,甘廉生. 2004
[18]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微量砷. 严淑云,杜新,宝塔,钟颜龙. 2003
[19]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 郝学宁,郝嫱嫱,刘雪莲. 2011
[20]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盐胁迫对野生披碱草矿质元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孙蕾,何峰,万里强,袁庆华,李向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作者:陈东莉;吴茂森
关键词:仪器平台;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
基于瞬时表达系统的水稻miRNA靶基因快速验证系统的建立
作者:胡积祥;曹雅倩;朱秀梅;余超;田芳;杨凤环;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miRNA;荧光素酶;靶基因验证;瞬时表达系统
-
水稻白叶枯病菌T3SS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网络
作者:田芳;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分泌系统;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
病原细菌受体介导的c-di-GMP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
作者: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c-di-GMP;信号代谢;受体;传导;调控
-
水稻白叶枯病菌HD-GYP结构域蛋白PXO03945的功能鉴定
作者:杨凤环;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环二鸟苷酸;HD-GYP结构域;磷酸二酯酶;功能鉴定
-
水稻白叶枯病菌HD-GYP结构域蛋白PXO_03945的功能鉴定
作者:杨凤环;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环二鸟苷酸;HD-GYP结构域;磷酸二酯酶;功能鉴定
-
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受体Clpxoo关键结合功能位点的确定
作者:李波;陈华民;杨凤环;何晨阳;田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受体蛋白;点突变体;结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