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豆皱叶症诱因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文杰

作者: 陈文杰;梁江;宁德娇;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梁俊;陈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方大豆;皱叶症;诱因;除草剂;病毒;嫁接;土壤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300-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找出导致南方大豆皱叶症发生的诱因,本研究选用桂春8号(皱叶症级为0)、粤春2017-1(皱叶症级为4)、20W51-46(皱叶症级为4)和南农1138-2(皱叶症级为0)为试验材料,考虑生产上除草剂使用情况及皱叶常见诱因等,进行了除草剂、病毒检测、嫁接、土壤盆栽等试验,分析并探究导致南方大豆皱叶症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除草剂导致的大豆叶片皱缩形态与本研究关注的皱叶症状不同;从南方皱叶大豆材料取幼叶进行人工接种后,南农1138-2未表现出皱叶症状;ELISA检测、透射电镜扫描、small RNA测序等结果显示,本研究关注的皱叶中均未检测出可能导致大豆皱叶的病毒;土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皱叶材料的根在南方土壤中的比例越大,叶片皱缩程度越高,根在南方土壤的比例为1时,皱叶症级为4;根在南方土壤的比例为0时,皱叶症级为0;嫁接试验结果显示,叶片表现皱缩与否只与接穗有关,而与砧木无关,大豆对皱叶诱因敏感的部位为叶片。综上结果,南方大豆皱叶症诱因与除草剂、病毒无关,最主要的诱因来自土壤,推测无论皱叶敏感型材料还是正常材料的根均将某种因子向上运输至叶片。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淑芳,覃夏燕,韦荣昌,梁江. 2024

[2]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辅助鉴定南方大豆皱叶症分子标记开发. 陈文杰,梁江,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渊. 2023

[3]10%草甘膦在不同水分含量土壤中施用对棉花安全性影响研究初报. 崔必波,吉荣龙,李春宏,费跃,张明. 2001

[4]除草剂丁草胺的稻田环境安全性综述. 陈忠孝. 1988

[5]ASE-UPLC-Q-TRAP-MS技术筛查和确证分析土壤中23种除草剂残留. 孟繁磊,魏春雁,蔡红梅,张振都,何智勇,张奇,宋志峰. 2018

[6]人工栽培甘草5种除草剂的残留情况. 左忠,牛艳,张安东,温淑红. 2020

[7]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12种除草剂残留. 平华,马智宏,王纪华,李杨,李成. 2015

[8]烟嘧磺隆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吴绪金,钟红剑,马朝旺,张军锋. 2012

[9]喷施除草剂对橘园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沈玥,宋放,陈爽,李红飞,郭慧芸,潘志勇. 2022

[1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孟繁磊,谭莉,范宏,张慧,王国宇,樊慧梅. 2024

[11]酰胺类除草剂的吸附与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2009

[12]QuEChERS-UPLC-MS/MS测定水体与土壤中9种除草剂残留. 陈奕如,胡馨羽,梁悦夫,谭华东,武春媛. 2023

[13]新型夏玉米田土壤处理型除草剂-45%绿锄2号EC. 刘焕禄,刘亦学. 2002

[14]UPLC-MS/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 李芳,王纪华,平华,李成,李杨,陆安祥,贾文珅. 2013

[15]5种除草剂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15

[16]柞蚕初孵蚁蚕刚毛异常白化的诱因及预防. 逄玉军,马彦辉,杜占军. 2017

[17]新出现疫病的发生原因与概况. 李静,王靖飞,王洪斌. 2006

[18]苜蓿夏季衰退的诱因及解决方法. 李如来. 2017

[19]DA-6对南方大豆品种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郝青南,汪嫒嫒,龙泽福,陈海峰,单志慧,陈水莲,邓军波,周新安. 2021

[20]浅谈我国南方大豆产业的发展策略. 赵政文,李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