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贤

作者: 李贤;朱俊洪;叶政培;陈俊谕;符悦冠;张方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色长盾金小蜂;橡副珠蜡蚧;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干扰效应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20 期

页码: 8483-84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为了明确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害潜能,为该寄生蜂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室内通过体视镜下解剖观察寄生蜂在寄主腹下是否产卵测定了不同温度、寄主发育阶段下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温度设置有21、24、27、30、33、36℃共6个处理,寄主发育阶段设初期成虫(1—2 d成虫)、褐色期成虫(体色褐色,产卵前3—4 d成虫)、黑色期成虫(体色黑色,产卵1—2 d成虫)三个处理。结果显示: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模型,在21—36℃范围内,33℃时该蜂寄生效能最大,为44.4201,21℃时最小,为9.2458;在橡副珠蜡蚧为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寄生效能由大到小为黑色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初期成虫,分别为18.9044、13.7410、7.2002。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蓝色长盾金小蜂受自身密度干扰的寄生作用率进行拟合,表明蓝色长盾金小蜂在寄生时存在种群内个体间自我干扰情况。温度会影响蓝色长盾金小蜂的搜寻和自我干扰,在21—33℃范围内,33℃搜寻常数和干扰常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116、0.7535。当温度为33℃,寄主发育阶段为黑色期成虫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自身干扰作用最强。

分类号: S763.306.4

  • 相关文献

[1]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张方平,牛黎明,许永池,韩冬银,张敬宝,符悦冠. 2010

[2]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研究. 吴晓霜,牛黎明,符悦冠,陈俊谕,韩冬银,李磊,吴琦琦,张方平,朱俊洪. 2019

[3]日本食蚧蚜小蜂与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联合控害影响因子. 李贤,符悦冠,陈俊谕,王建贇,朱俊洪,张方平. 2021

[4]绿盲蝽对棉蚜的捕食作用. 陆宴辉,吴孔明. 2013

[5]孪斑唇瓢虫成虫对桑白蚧的捕食功能. 魏治钢,赵莉,杨森. 2010

[6]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张晓明. 2019

[7]喂饲棉蚜对方斑瓢虫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海强,王冬梅,刘建. 2020

[8]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东方真叶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贾静静,符悦冠,张方平,梁敏,陈俊谕. 2019

[9]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功能反应. 黄俊,吕要斌,张娟,黄芳,贝亚维. 2012

[10]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比哈小爪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贾静静,符悦冠,张方平,牛黎明,陈俊谕. 2018

[11]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 胡进锋,林伟,陈志厚,徐茜,林勇. 2017

[12]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B型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吴孔明,刘山蓓,张永军,郭予元. 2006

[13]二星瓢虫对桃粉大尾蚜的功能反应. 唐桦,王建义,朱国军. 1993

[14]日光蜂寄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陈福寿,谭挺,陈宗麒,谌爱东. 2006

[15]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王金彦,万年峰,范能能,蒋杰贤. 2020

[16]不同饥饿程度拟小食螨瓢虫对朱砂叶螨的捕食作用. 陈俊谕,王建赟,张方平,李磊,韩冬银,章程辉,符悦冠. 2020

[17]龟纹瓢虫对苜蓿蚜的捕食效应(简报). 徐林波,刘爱萍,王慧,狄彩霞,王玲玲. 2007

[18]月斑虎甲对中华稻蝗的捕食作用. 花蕾,雷仲仁,刘世建. 2007

[19]龟纹瓢虫对枸杞蚜的捕食作用. 刘爱萍,徐林波,王俊清. 2008

[20]龟纹瓢虫对苜蓿蚜的捕食效应(简报). 徐林波,刘爱萍,王慧,狄彩霞,王玲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