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总黄酮检测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丽萍

作者: 孙丽萍;田文礼;朱晓丽;董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蜂花粉;总黄酮;聚酰胺-UV法;比色法;双波长比色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262-2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成为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确定了聚酰胺-UV法为蜂花粉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其检测波长为360nm,以芦丁为标准品,在0.005~0.025m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3%,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理想,其RSD分别为2.124%(n=3)、0.488%(n=3)、0.875%(n=5)。该法检测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1.54%。

分类号: S896.4

  • 相关文献

[1]聚酰胺-UV法检测蜂花粉总黄酮的研究. 孙丽萍,田文礼,朱晓丽,董捷. 2006

[2]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杨佳林,朱青,孙丽萍,徐响. 2010

[3]十一种蜂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析. 黄新球,杨有仙,梁铖,王艳辉,张祖芸,杨娟,卢焕仙. 2017

[4]比色法测定柑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单杨,李高阳. 2008

[5]比色法测定四味健蚕增茧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何绮霞,曾德,甘承英,陈永坚. 2010

[6]桑树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李瑞雪,王钰婷,胡飞,王伟,高新文,汪泰初. 2015

[7]尖叶胡枝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比色法)的优化. 吴洪新,阿拉木斯,王育青,常春,戴雅婷,赵海霞,杨昱萍,刘洪林. 2014

[8]40份糜子资源淀粉组成及含量分析. 邵欢欢,石甜甜,何杰丽,冯颖,陈凌,王海岗,王瑞云,乔治军. 2019

[9]双波长法测定南瓜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 李晓娟,李柱刚,王珣,韩俊岩,赵伟,赵日,陆杰. 2018

[10]96份谷子种质资源淀粉多样性及优异资源鉴选利用. 王红梅,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陈玉梁,刘新星,李忠旺,任瑞玉. 2024

[11]~(60)Co-γ辐照对茶花蜂花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孟兰贞,徐远芳,张祺玲,彭玲. 2015

[12]蜂花粉细菌分离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研究. 唐标,代正云,陈怡飞,夏效东,杨华. 2020

[13]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蜂王浆主蛋白基因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 荀利杰,黄新球,李琼艳,杨爽,王艳辉. 2020

[14]蜂花粉微生物污染及菌群结构分析. 唐标,罗怡,李锐,周秀楠,张玲,钱鸣蓉,戴贤君,夏效东,杨华. 2020

[15]油菜蜂花粉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治的研究. 孙丽萍,王大仟,廖磊,彭文君. 2008

[16]植物ACE抑制肽与蜂花粉ACE抑制肽的研究现状. 李天娇,徐响,孙丽萍. 2009

[17]生物酶对蜂花粉壁通透性改善的研究. 任向楠,张红城,董捷. 2009

[18]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张文文,庞倩,王康,吉挺,孙丽萍. 2017

[19]植物多酚共价修饰在降低蜂花粉致敏性中的潜在应用研究进展. 周恩宁,李强强,吴黎明. 2022

[20]八种蜂花粉中脂肪酸的测定及GC-MS分析. 张红城,董捷,曲臣,任向楠.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