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娟

作者: 曾娟;张涛;王立颖;吴秋琳;陆明红;吴孔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食诱;日均诱蛾量;峰期;峰日蛾量;专一性;性比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203-2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0年7月-10月在我国南方3大稻区的6省(区)12个点开展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种群动态的食诱监测试验,并与性诱、灯诱和田间赶蛾等传统监测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食诱监测可准确反映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动态,其峰次、峰期与性诱、灯诱和田间赶蛾基本一致。4种监测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单季中稻区和华南双季晚稻区同期监测到3个、2个和1~2个峰次,峰期依次为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从日均诱蛾量和峰日蛾量看,食诱监测总体优于性诱,但差于灯诱和田间赶蛾;食诱监测的专一性较高,靶标数量占总诱虫量的比率一般高于85%,但不及性诱(95%以上);从雌、雄蛾的总量对比及逐日对比看,食诱监测性比均大于1。综合分析表明,食诱监测具有使用方便、反应灵敏、专一性较强、雌雄同诱的优点,为精准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种群动态提供了新手段。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研究. 黄艳玲,袁海滨,李启云,高月波,张正坤,王振营. 2015

[2]美花石斛菌根真菌接菌方式与接种效应初步研究. 陈宝玲,宋希强,胡美姣,杨福孙. 2011

[3]植物中的磷脂酶D信号转导. 闫旭宇,李玉中,李玲,赵鹏. 2006

[4]溶藻菌A2对4种微藻的溶藻效果分析. 郗建云,曹煜成,李卓佳,文国樑,徐武杰,郑奇宏,李振成,许云娜. 2016

[5]南极半岛邻近水域南极大磷虾商业捕捞群体的年龄结构时空变化. 左涛,赵宪勇,黄洪亮,夏辉,徐玉成,孙坚强,冯春雷,王新良,朱国平,徐鹏翔,李灵智,陈丹. 2012

[6]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7]瓜螟实验种群的年龄特征和年龄结构. 王金福,丁丰. 1989

[8]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9]温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寿命及性比的影响. 张红梅,徐兴才,王燕,陈福寿,杨艳鲜,陈宗麒. 2015

[10]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11]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螟卵寄生蜂一暗黑赤眼蜂. 罗礼智,胡毅,康爱国. 2010

[12]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螟卵寄生蜂—暗黑赤眼蜂. 罗礼智,胡毅,康爱国. 2010

[13]粘虫迁飞的种群动态监测与夜间扑灯节律研究. 张云慧,刘杰,江珊珊,汤清波,李祥瑞,李为争,程登发,祁俊锋. 2018

[14]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曹卫菊,钱坤,胡毅. 2003

[15]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16]性比对草地螟生殖潜力和寿命的影响. 程云霞,肖永红,罗礼智,江幸福,张蕾. 2014

[17]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8年繁殖生态的研究. 董维惠,侯希贤,杨玉平. 2009

[18]黄(鮟)(鱇)繁殖生物学研究. 张学健,程家骅,沈伟,刘尊雷,袁兴伟. 2011

[19]主要农林粉虱性比变化影响因素剖析. 但建国,陈菊培,符悦冠. 2009

[20]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郭建英,万方浩.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