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种子粒形与千粒重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雪伟

作者: 王雪伟;欧承刚;黄建新;刘星;郝卫东;赵志伟;孔小平;庄飞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萝卜;回交重组自交系;粒形;千粒重;QTL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58-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胡萝卜种子粒形和千粒重与种子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以亲缘关系较远的胡萝卜品种松滋野生和Amsterdam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试材,对胡萝卜种子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BIL群体种子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均表现为偏正态分布;粒长、粒宽与千粒重呈两两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与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粒长和粒宽均能够影响千粒重。基于前期构建的遗传图谱,获得3个与粒长相关的QTL位点,1个与粒宽相关的QTL位点,2个与千粒重相关的QTL位点,表型贡献率在8.8%~18.3%之间。

分类号: S631.2

  • 相关文献

[1]胡萝卜始花期、主薹高和单株种子量的QTL分析. 申琪,欧承刚,孙婷婷,刘波,曹琼文,赵志伟,孔小平,庄飞云. 2018

[2]应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群体定位水稻粒重粒形QTL. 朱安东,孙志超,朱玉君,张荟,牛小军,樊叶杨,张振华,庄杰云. 2019

[3]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QTL检测与稳定性分析. 王小雷,李炜星,曾博虹,孙晓棠,欧阳林娟,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 2020

[4]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5]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定位及qTGW1.2/qGL1.2的验证. 杜成兴,张华丽,戴冬青,吴明月,梁敏敏,陈俊宇,马良勇. 2021

[6]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方先文,张云辉,肖西林,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7

[7]大豆籽粒大小与形状性状的QTL定位. 陈强,闫龙,邓莹莹,肖二宁,刘兵强,杨春燕,张孟臣. 2016

[8]水稻粒形QTLs的研究进展. 黄招德,施碧红,赵明富,蔡春苗. 2008

[9]水稻粒形遗传的研究进展. 宫李辉,高振宇,马伯军,钱前. 2011

[10]东乡野生稻的粒形相关QTL分析. 姚文元,禹黎,陈大洲,肖叶青,孙亮,陈彩艳,毛东海. 2014

[11]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周立军,江玲,刘喜,陈红,陈亮明,刘世家,万建民. 2009

[12]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13]春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其耐热性分析. 张业伦,孟雅宁,吕亮杰,梁丹,罗巧玲,兰素缺,张凯,何飞飞,兰彩霞,李杏普. 2021

[14]水稻第1染色体千粒重QTL的遗传分解. 余守武,杨长登,樊叶杨,庄杰云,李西明. 2008

[15]培矮64S/93-11重组自交系分子图谱构建及千粒重QTL检测. 徐小飒,刘喜,赵志刚,周裕军,吴盛阳. 2011

[16]利用IF_2群体定位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QTL. 程爽,孙中永,黄吉祥,曹明富,赵坚义. 2013

[17]应用导入系群体进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剖析. 康乐,李宏,孙勇,卢德城,张帆,黄道强,徐建龙,王志东,朱苓华,高用明,傅彬英,李康活,周永力,周少川,黎志康. 2008

[18]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周淼平,任丽娟,张旭,余桂红,马鸿翔,陆维忠. 2006

[19]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张泽源,李玥,赵文莎,顾晶晶,张傲琰,张海龙,宋鹏博,吴建辉,张传量,宋全昊,简俊涛,孙道杰,王兴荣. 2023

[20]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籽粒性状QTL. 孙志广,徐婷婷,刘艳,邢运高,徐波,迟铭,李景芳,周群,王德荣,张雅馥,王宝祥,徐大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