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密度对日本鳗鲡夏秋两季养殖水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佳雯
作者: 杨佳雯;高敏;陈森;张浩田;吴坤;温小波;胡雄;孙育平;宁丽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放养密度;营养品质;质构;水质变化;日本鳗鲡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979-9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夏秋两季,调查并讨论了放养密度对养殖鱼水质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夏季低密度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51 (1号塘)、1.50 (2号塘)和1.49 kg/m~2 (3号塘),高密度组分别为2.17 (4号塘)、2.14 (5号塘)和2.13 kg/m~2 (6号塘)。秋季低密度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74 (Ⅰ号塘)、1.72(Ⅱ号塘)和1.75 kg/m~2 (Ⅲ号塘),高密度组分别为2.36 (Ⅳ号塘)、2.34(Ⅴ号塘)和2.36 kg/m~2 (Ⅵ号塘)。两次分别从每个养殖塘采集5份水样,每个密度组养殖塘随机采集4尾日本鳗鲡。结果显示:两季高密度塘水体透明度和溶氧显著低于低密度塘(P<0.05),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COD、叶绿素a指标显著高于低密度塘(P<0.05),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密度均大于低密度塘一个数量级,且经统计分析,夏季高密度组的蓝藻门密度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此外,高密度塘水体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低密度塘, Simpson指数则相反(P<0.05)。在门水平上,经统计分析,夏秋两季高密度组放线菌门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而夏季高密度组变形菌门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1);秋季拟杆菌门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在营养品质方面,日本鳗鲡肌肉的硬度、剪切力、咀嚼性、回复性参数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塘(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塘(P<0.05)。综上,高密度与低密度塘相比,水质指标、藻类组成、菌群多样性及鱼体质构、营养成分等指标中大部分参数呈现一致性负面影响,共同构成日本鳗鲡品质与养殖环境的敏感参数。此外,夏季日本鳗鲡放养密度为2.13—2.17 kg/m~2水质呈现富营养化及轻度污染状态。
分类号: S965.223
- 相关文献
[1]冷冻对温州蜜柑橘瓣品质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胡中海,孙谦,马亚琴,韩智,朱攀攀,吴厚玖. 2015
[2]臭氧熏蒸浓度对双孢蘑菇质构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晨霞,乔勇进,田姗姗,姚连谋,丁文峰. 2022
[3]龙滩水库八达村库湾水质变化及网箱养鱼容纳量. 谢巧雄,姚俊杰,周路,莫仁义,张健,罗永成,崔巍. 2014
[4]池塘养殖水体不同水层水质变化研究. 朱浩,刘兴国,王健,顾兆俊,程果锋,LIN Chang Kwei. 2012
[5]基于凤眼莲(Eichhirnia crassipes)原位修复的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及氮磷平衡估算. 张迎颖,刘丽珠,宋伟,王岩,张君倩,刘海琴,严少华,郭俊尧,张志勇. 2021
[6]工厂化流水养鲍系统水质动态变化. 甘居利,林钦,王小平,杨美兰,王增焕,黄洪辉,贾晓平. 2003
[7]茶园养鸡对茶叶品质和草害、虫害的影响. 黄丽蕴,邱瑞瑾,于翠平,刘灼梧,陈永斌. 2019
[8]池塘养蟹的放养密度与产量和育成规格的研究. 汪留全,胡王,邓朝阳. 2000
[9]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 张龙,陈钊,汪鲁,陈世波,张鹏,曲克明,李秋芬,朱建新. 2019
[10]模仿自然繁殖条件下的黄鳝人工繁殖试验. 邴旭文. 2005
[1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放养密度对半滑舌鳎成鱼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王峰,雷霁霖. 2015
[12]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陈静,何吉祥,方燚,黄龙,吴本丽,赵其瑞,张烨,薛业静,陈夏君,吴仓仓,汪翔,武松. 2022
[1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邬国民. 2000
[14]应用生产函数确定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最佳放养密度. 艾红,巫特坚,李永振,陈丕茂,林金錶. 2000
[15]日本鳗鲡健康养殖关键点控制技术. 杨智慧,林文辉,陈伟,王亚军,陈东明. 2010
[16]克氏原螯虾池塘放养密度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张萍,周鑫,秦伟,柏爱旭. 2014
[17]亲虾规格、隐蔽物、光照度及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效果的影响. 宋光同,丁凤琴,陈静,武松,汪翔. 2012
[18]不同养殖参数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覃宝利,王信海,王宣朋,姜爱兰,叶建勇,吴春,单金峰. 2023
[19]真鲷网箱养殖的最佳放养密度. 艾红,巫特坚,李永振,陈丕茂,林金. 2000
[20]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卞国宝,熊国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养鸡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工人呼吸暴露风险
作者:白渔樵;孙兴滨;仇天雷;郭雅杰;高敏;王旭明
关键词:养殖场;细菌气溶胶;致病菌属;时间规律;呼吸暴露
-
饲料EPA和ALA激活PPARα在吉富罗非鱼脂代谢中的降脂作用
作者:陈森;高敏;杨佳雯;陈晓瑛;吴坤;温小波;荣华;孙育平;宁丽军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PPARα;脂肪酸;降脂效应;离体与在体
-
特基拉芽胞杆菌YB-1145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防效果评价
作者:刘青祥;徐文;董迁迁;夏明聪;张洁;孙润红;武超;吴坤;杨丽荣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特基拉芽胞杆菌;生防作用
-
罗非鱼脆化养殖模式效益比较分析
作者:陈晓瑛;朱华兴;徐伟领;何富宏;王国霞;黄文;孙育平
关键词:罗非鱼脆化;中山;养殖模式;生产性能;经济效益
-
耐盐好氧反硝化菌黏质沙雷氏菌HL4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
作者:刘凤坤;赵吉臣;许敬轩;郑雅之;鲁慧杰;孙育平;阮灼豪;郭慧;杨俊贤;黄文
关键词:黏质沙雷氏菌;好氧反硝化;耐盐;生物安全性;环境因子;脱氮能力
-
沙门氏菌菌蜕研究进展
作者:张笛;付立霞;董永毅;吴坤;徐步;窦新红;龚建森
关键词:沙门氏菌;菌蜕;疫苗;载体
-
基于围隔实验研究鳙在亚热带贫-中营养水库的下行效应
作者:赵帅营;孙育平;韩博平
关键词:滤食性鱼类;低营养水平;级联效应;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大型枝角类;营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