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蛋白胨对阿魏蘑、杏鲍菇菌丝影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宫志远

作者: 宫志远;于淑芳;孙传恒;曲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糖;蛋白胨;阿魏蘑;杏鲍菇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03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18-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碳源、氮源是食用真菌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试管种培养中 ,最常用的碳源是葡萄糖 ,氮源是蛋白胨。为此 ,进行了阿魏蘑、杏鲍菇菌丝生长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阿魏蘑菌丝生长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 2 0 %和 0 5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 3 0 %和 0 6 %。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万鲁长,张柏松,黄春燕,郭惠东,单洪涛,李斌,姜春君,陈黎明,姚建国. 2003

[2]棉籽壳栽培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2003

[3]快速测定微量甲醛的新方法——光度测定法研究. 陈辉东,赵志辉,郑修文,杨明敏. 2003

[4]新疆多脂鳞伞对不同氮源物质的多样性利用特征. 刘淼,林辰壹,曹艳,马海,魏鹏. 2015

[5]阿魏蘑杂交育种研究. 翟阳阳,宋金俤,吴成龙,曹艳芳,蒋宁. 2018

[6]阿魏蘑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研究.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2002

[7]阿魏蘑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李维瑶,杨焱,唐庆九,郝瑞霞,刘艳芳,张劲松,赵勇. 2008

[8]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阿魏蘑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宫志远,于淑芳,张海兰,李自峰. 2002

[9]不同栽培方式对阿魏蘑产量的影响初报. 于迎春,黄春燕,郭惠东,万鲁长,单洪涛. 2003

[10]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近红外检测的差异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屠振华,朱大洲,籍保平,孟超英,王林舸,庆兆珅. 2010

[11]理想氨基酸模式下,十二指肠灌注葡萄糖对绒山羊被毛生长及其氨基酸组成影响的研究. 苏鹏程,魏丕芳,卢德勋. 2006

[12]在饲喂基础日粮条件下绵羊消化道内不同部位的淀粉消化和利用规律. 孙海洲,卢德勋,赵秀英,羿静,张海鹰,冯宗慈,郭文华. 2000

[13]提高幼兔出栏成活率的新技术. 王启明,张峰,丁秀红. 2012

[14]两步法高效水解水稻秸秆制取木糖和葡萄糖. 闫碌碌,申锋,王岩,漆新华. 2016

[15]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郭修武. 2009

[16]马铃薯淀粉葡萄糖提取机制与品质研究. 云和义,郭九峰,于传宗,孙国琴. 2008

[17]饲粮营养水平对绒山羊小肠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血液理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 张霞,孙海洲,桑丹,赵存发,李胜利,艳城,凌树礼,珊丹,任晓萍. 2016

[18]花后干旱和低氮胁迫下外源葡萄糖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胡梦芸,李辉,李倩影,刘茜,刘树海. 2012

[19]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荣辉,余成群,陈杰,下条雅敬,邵涛. 2013

[20]酸性沸石催化葡萄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研究. 黎演明,吴学众,黄日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