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振兴
作者: 吴振兴;李凤海;郭国锦;吕桂华;陈坚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株型;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6 年 12 期
页码: 91-94+242
摘要: 试验采用5个玉米自交系、5个密度处理,在高密度条件下对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株型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增加,各自交系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降低,而对雄穗分支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株型自交系呈现出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株型棒三叶叶向值呈增大趋势,紧凑型增加最大,半紧凑型次之,平展型变化最小,棒三叶叶面积呈现降低趋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常程,张书萍,刘晶,赵海岩,王建迎. 2008
[2]西北旱塬区不同株型玉米增密对产量的影响. 赵刚,王淑英,樊廷录,党翼,王磊,张建军,李尚中,程万莉. 2018
[3]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太靖,孟宏,李树军. 2011
[4]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5]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6]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7]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浦子钢,韩业辉. 2012
[8]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闫飞燕,吕巨智,范继征,钟昌松,黄忠林. 2015
[9]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10]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11]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2]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唐保军,丁勇. 2008
[13]新疆春播晚熟制种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创建与生理指标的研究. 郭斌,王友德,赵新成,吴志勇,欧阳伟,吴萍,柳延涛,桑志勤. 2012
[14]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丽丽. 2023
[15]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1
[16]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7]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英文). 田红琳,杨华,蒋志成,张丕辉,李晔,周汝平,崔俊娟,许明陆. 2015
[18]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田红琳,杨华,蒋志成,张丕辉,李晔,周汝平,崔俊娟,许明陆. 2015
[19]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田红琳,杨华,周汝平,周茂林,崔俊娟,张丕辉,李晔,许明陆. 2013
[20]适宜重庆地区周年光温资源的玉米栽培技术. 田红琳,许明陆,李晔,易红华,刘春英,袁亮,周茂林,崔俊娟,陈荣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胁迫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振兴;陈坚剑;王婷甄;吕桂华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萌发;抗氧化酶
-
浙甜20特征特性及巴中地区种植技术研究
作者:陈坚剑;伍和平;吴振兴;岳战平;韩海亮;王婷甄;吕桂华
关键词:甜玉米;播期;密度;种植技术
-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江县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梁圣;宋费玲;韩海亮;岳战平;吕桂华
关键词:鲜食玉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缓释肥一次性施肥;产量
-
贮藏温度及时间对甜玉米糖分的影响
作者:陈坚剑;张华沛;王宣怀;吴振兴;李向楠;吕桂华
关键词:甜玉米;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籽粒糖分
-
甜糯玉米品种华耐甜糯1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云;陈坚剑;吴振兴;王婷甄;吕桂华
关键词:甜糯玉米;华耐甜糯101;选育;栽培技术
-
玉米浙甜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石益挺;郭国锦;李向楠;吴振兴;陈坚剑;吕桂华
关键词:甜玉米;浙甜20;选育;栽培技术
-
浙江省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替代化肥潜力
作者:应多;陈晓龙;吕桂华
关键词:浙江;畜禽粪便;化肥;替代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