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技术应用于超甜玉米种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建广
作者: 胡建广;祁喜涛;李余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甜玉米;RAPD;种子纯度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25-27
摘要: 以粤甜 3号等 4个超甜玉米品种和 2个亲本自交系为材料 ,建立了超甜玉米种子纯度和特异性鉴定的RAPD技术体系 ,筛选出 6个多态性引物。利用OPQ14和OPQ15两个引物 ,可以对这 6个材料进行有效的鉴别。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碧绿3号苦瓜种子纯度的RAPD检测研究. 张菊平,张兴志,张长远. 2004
[2]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甜10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聪敏,陈山虎,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 2005
[3]5个超甜玉米新选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2008
[4]超甜玉米新品种“鄂甜玉2号”的选育推广. 湖北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所玉米组. 1998
[5]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庆春. 2007
[6]不同收获时间对超甜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贺囡囡,冯云敢,韦桂旺,蒙云飞,韦爱娟,卢生乔,黄爱花. 2018
[7]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贺囡囡,韦桂旺,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 2019
[8]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的选育. 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陈国民,李永洪,杨友. 2008
[9]超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李永洪,杨跃华,唐春,孔亮亮,刘俊峰. 2006
[10]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配合力分析. 姚文华,张帮洪,尹兴福,张培高,黄云霄. 2018
[11]利用SNP标记及配合力划分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弓雪,卢生乔,韦桂旺,吕巨智. 2021
[12]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韦桂旺. 2021
[13]超甜玉米浙甜20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郭章贤,郭国锦,卢华兵,石建尧. 2006
[14]超甜玉米浙甜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郭章贤,郭国锦,卢华兵. 2006
[15]超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 赵福成,景立权,陆大雷,王桂跃,陆卫平. 2014
[16]春播超甜玉米籽粒果皮厚度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灌浆期间的变化. 姚坚强,俞琦英,王美兴,张莲英,朱金庆. 2012
[17]种植季节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何晓明,谢大森,彭庆务. 2009
[18]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3号的选育. 方志伟,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尹艳,冯少光,李康活,胡建广,刘晓津. 2002
[19]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高效成株系统的建立. 胡建广,李余良,方志伟,刘建华,邱道寿. 2004
[20]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
作者:于永涛;张楠;谢利华;李光玉;刘建华;李武;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食味品质;消费者;偏好性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作者: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抗虫性;产量损失;发育历期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和试点环境的GGE双标图分析
作者:李余良;熊婷
关键词:甜玉米;区域试验;产量;试点;GGE双标图分析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甜玉米籽粒体积和粒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肖颖妮;李高科;李坤;于永涛;李光玉;李武;高颖珊;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体积;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