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机械播种对不同甜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磊

作者: 高磊;冯恩友;俞婷;李高科;李春艳;李余良;文天祥;胡建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机械播种;鲜穗产量;产量形成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6

摘要: 为形成南方鲜食玉米区机械播种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筛选适合机播的甜玉米品种,选用6~7个甜玉米优良品种和勺式双行播种机,在珠三角垄作区(2016春种)、粤西平作区(2017春种)进行大田机播试验,每穴播2粒种子,研究机播对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甜28、粤甜27、粤甜26的鲜穗产量在2年均居前3位,具有较高的稳产性,年均鲜穗产量分别为16 919.6、17 910.0、15 320.4 kg/hm~2;种子萌发率85%以上、发芽势50%以上的品种有4个,说明从萌发角度可初筛适宜机播的品种;垄作区、平作区每穴出苗分别为0.81~1.22株、0.67~1.73株,间苗(空穴不补苗)后,平均存苗率87.6%、82.8%,存苗率最高的3个品种,在垄作区依次是粤甜28、粤甜27、粤甜26,在平作区依次是粤甜27、正甜68、粤甜28,说明从存苗率角度可筛选适宜机播品种;苗期整齐度前3位的品种是粤甜28、粤甜27、正甜68。从发芽率、发芽势、存苗率、产量稳定性可筛选适宜机播甜玉米品种,2年2区域的试验表明,粤甜28、粤甜27具有较高的萌发率、萌发势、苗期整齐度和稳定的鲜穗产量,适宜机播。

分类号: S233.73

  • 相关文献

[1]机械播种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2024

[2]不同施肥方式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鲜穗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 余樟平,朱金庆,王素彬,余平华,丰玉成,何建红,姚坚强. 2007

[3]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陈静,沈生元,谢庆春,袁建华,管晓春. 2017

[4]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陈荣丽,宋文兰,周胜,蔡治荣,易红华. 2018

[5]设施育苗精量播种装置现状及发展. 王秀,范鹏飞,马伟,沈瀚,秦贵,翟长远,张睿. 2011

[6]玉米铺管铺膜机械播种及播后管理技术. 国委文. 2015

[7]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研究. 刘晶,刘欣芳,谈克俭. 2015

[8]重庆市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研究. 易靖,郑家国,姜心禄,苏音贵,李杰,池忠志,李旭毅. 2012

[9]桦甸市玉米机械播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滕占春,钟彦涛,马文波,王书堂,高德全,杨宝君,乔志一,孙春生,李新泉,方向前. 2018

[10]麦套朝天椒省工减肥高效栽培技术. 郭战玲,张超泉,李太魁,李丙奇,张学生,张跃宗. 2020

[11]机械播种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刘涛,郭兆峰,邹平. 2020

[12]水稻微密孔膜活性基质机械育苗配机插技术体系的研究. 朱德文,陈永生,严克华,肖宏儒,任彩红. 2007

[13]吉林省玉米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 李伟堂,方向前,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刘武仁. 2010

[14]食葵水膜播种机的研制与应用初报. 张勇,张晓蒙,李素萍,郭树春,菅志亮,赵瑞平,边学忠,张东瑞. 2023

[15]播期和整地方式对湖南玉米机械播种的影响. 曹钟洋,刘良武,周精华,田祖庆,郭欢乐,汤彬,曾强,李涵,陈松林,陈志辉. 2021

[16]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机械播种方式对芝麻出苗的影响. 魏林根,肖运萍,吕丰娟,汪瑞清,杨成春,梁小兵. 2016

[17]机播小麦不同施肥方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袁文胜,何增富,金诚谦,卞丽娜,李继伟,詹国祥. 2014

[18]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2013

[19]不同栽培条件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王奎山,郝德荣,陈国清,薛林,陆虎华,冒宇翔. 2017

[20]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黄小兰,陆虎华,胡加如,陈国清,薛林,印志同,石明亮,孙权星,陆冬梅.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