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沙质潮土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康莉

作者: 郭康莉;郑江;冀拯宇;刘晓;朱兴娟;姜慧敏;杨俊诚;张建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污泥堆肥;沙质潮土;土壤培肥;土壤活性有机氮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960-19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河南省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在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研究单施化肥(CK)、添加污泥堆肥(CS)15 t·hm~(-2)(CS_1)、30 t·hm~(-2)(CS_2)和45t·hm~(-2)(CS_3)对土壤活性氮各组分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用污泥堆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p H,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全氮(TN)含量显著增加了93.1%~284.3%;施用污泥堆肥45 t·hm~(-2)显著提高了土壤轻组有机氮(LFON)、颗粒有机氮(PON)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污泥堆肥促进了颗粒态有机氮(PON/TN)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TN)分配,在CS_2处理下分别显著提高了12.3%和539.9%,而降低了土壤轻组有机氮(LFON/T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TN)分配,分别降低了17.3%~40.1%和38.5%~71.3%.总体上,活性氮组分对TN的贡献为:PON>LFON>DON>MBN.主成分分析表明,CS_2和CS_3处理下活性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载荷值较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指标(p H除外)和生物学指标与活性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呈正相关.污泥堆肥可提供大量稳定性有机物质,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促进土壤氮素向活性氮的形式转化,当污泥堆肥施用量达30、45 t·hm~(-2)时培肥效果显著,可用作沙质潮土的改良材料.

分类号: S141.4`S153.6

  • 相关文献

[1]连续施用不同量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组分及δ~(15)N的影响. 郭康莉,张水勤,冀拯宇,刘晓,周吉祥,姜慧敏,杨俊诚,李桂花,张建峰. 2018

[2]无害化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沙质潮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郭康莉,冀拯宇,刘晓,朱兴娟,姜慧敏,杨俊诚,李桂花,张建峰. 2018

[3]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陈曦,杨丽标,王甲辰,邹国元,田自华,左强,肖强,张琳. 2010

[4]污泥堆肥的应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发展趋势. 陈桂梅,刘善江,张定媛,卯丹,田野. 2010

[5]污泥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学特性. 刘善江,陈桂梅,夏雪,邹国元,卯丹. 2011

[6]连续施用污泥堆肥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积累迁移特征及对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孙娜,商和平,茹淑华,苏德纯. 2017

[7]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特征. 刘建斌,熊建军,张淑彬,刘培财,殷晓芳,王幼珊. 2015

[8]生活污泥堆肥氮磷矿化特性及对芹菜生长的影响. 杨丽标,张丽娟,邹国元,崔希龙. 2009

[9]沸石添加剂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许俊香,刘本生,孙钦平,赵同科,李吉进. 2015

[10]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对沙质潮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黄林,乔俊辉,郭康莉,冀拯宇,刘晓,张建峰. 2017

[11]华北北部沙质潮土区冬小麦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 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 2011

[12]施用无害化污泥影响土壤碳库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 刘晓,黄林,郭康莉,张雪凌,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 2016

[13]施用无害化污泥影响土壤碳库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 刘晓,黄林,郭康莉,张雪凌,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 2017

[14]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 2010

[15]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肥力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周吉祥,张贺,杨静,李桂花,张建峰. 2020

[16]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沙质潮土肥力的影响. 冀拯宇,周吉祥,郭康莉,刘晓,朱兴娟,姜慧敏,杨俊诚,李桂花,张建峰. 2018

[17]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 2010

[18]黔中坝地黄壤旱地高产培肥模式研究. 肖厚军,徐大地,刘友云,张文安,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0

[19]不同施肥组合的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许学前,吴敬民. 2000

[20]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