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小云

作者: 邹小云;刘宝林;李俊;宋来强;官春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茎基粗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47-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180kg/hm~2)和高氮(270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低氮下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程度最大,单株籽粒重次之;中氮和高氮处理水平下单株籽粒重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基因型间差异明显,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高效和低效的较少。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A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株高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U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籽粒重和每角粒数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HI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茎基粗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 邹小云,刘宝林,宋来强,官春云. 2017

[2]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矮秆新种质APL03的选育. 傅寿仲,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高建芹,陈新军. 2006

[3]萝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形成新种质的研究与探讨.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韩配配,陈志爱. 2023

[4]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的基础研究. 傅寿仲,吕忠进,戚存扣,陈玉卿,浦惠明,张洁夫. 1993

[5]西南片区小麦品种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罗永露,隋建枢,陈天青,何庆才,王伟. 2020

[6]小麦氮高效基因型的蛭石盒筛选. 柴建芳,张翠绵,林景,马秀英,赵和,王海波. 2015

[7]甘蓝型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邹小云,官春云. 2018

[8]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氮素营养效率的影响. 唐玉霞,孟春香,贾树龙,林保民. 2000

[9]不同原产地杏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张丽丽,刘威生,刘有春,刘宁,张玉萍. 2009

[10]干旱胁迫对百脉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赵丽丽,王普昶,陈超,刘洪来,马林. 2014

[11]对INGER水稻种质的遗传评价的利用. 汤圣祥,余汉勇. 2002

[12]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3]朝天椒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凃祥敏,王庆忠. 2017

[14]辣椒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联性. 张爱民,邢丹,付文婷,韩世玉,蓬桂华. 2015

[15]黄岩本地广桔种质保存现状和研究见解. 陈方永,林媚,任伊森. 2003

[16]矮秆早熟小偃麦种质山农0057-2的选育与鉴定. 鲍印广,崔法,李兴锋,封德顺,王霖,高居荣,王洪刚. 2009

[17]贵州地方辣椒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凃祥敏,王庆忠,刘崇政,杨红,赖卫. 2015

[18]对特种稻胭脂稻种质创新的研究. 全东兴,刘晓兵. 2006

[19]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的改良研究.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 2010

[20]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孙铭,郭志慧,王小利,张建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