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穗灭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及高梁坚粒黑穗病试验示范简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长伦

作者: 徐长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穗灭;小麦;腥黑穗病;高梁;坚粒黑穗病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1997 年 000 卷 002 期

页码: 75-76

分类号: S482.2

  • 相关文献

[1]小麦疑似印度腥黑穗病初报. 潘思睿,徐爱玲,潘前颖,史引红,张丽. 2016

[2]小麦腥黑穗病研究进展. 何春雨,杜久元,张礼军,白斌. 2012

[3]三种杀菌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效评价. 常晓春,雷斌,李勤忠,程光伦,樊哲儒. 2010

[4]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梁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2004

[5]高梁育种工作的回顾. 宋高友,苏益民. 1996

[6]多水胁迫对高梁幼苗的生理影响. 卢峰,张飞. 2015

[7]国内外高梁种质抗高梁蚜鉴定与评价研究. 何富刚,颜范悦. 1996

[8]旱作农田高梁垄膜沟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侯志研. 2008

[9]优质食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2号. 王德生. 2005

[10]高梁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芦良善. 2011

[11]红壤旱地高梁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阮关海,丁祥海. 2002

[12]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伟,刘勇,郝艳芳,白鸿雁,武擘,王坚强,王伟. 2019

[13]高梁地膜覆盖亩产吨粮的生理基础. 张树权. 1996

[14]高梁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3及BC1表型鉴定. 赵风悟,李慧敏,宋聪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15]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张美善,赵娜,阎鸿雁,林秀云. 2007

[16]高梁的逆境栽培. 焦少杰. 2001

[17]山西省高梁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郭琦,梁笃,段冰,闫凤霞,李童,李团银. 2012

[18]高粱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基因效应分析. 孔令旗,张文毅,李振武. 1995

[19]人工诱导根瘤菌(ORS-571)与高粱结瘤共生固氮研究. 曹有龙,高晓原,罗青,戴治稼,贾勇炯,陈放,陈晓斌. 1997

[20]常温种质库贮存高梁种子生活力及籽粒性状相关分析. 杨延兵,于金友,张华文,秦岭,王海莲,管延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