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水凤

作者: 陆水凤;秦治家;朱平;张红梅;高云航;刘淑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黑土;施肥处理;纤维素分解菌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134-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内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1~40 cm)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以及好气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的同一时期,不同施肥方式下(除休闲处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性,即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单施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对于土壤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不同施肥方式对表层土壤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亚表层土壤中除拔节期外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单施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休闲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明松,张洪梅,朱平,高云航,刘淑霞. 2017

[2]黑土玉米田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物种鉴定及分解能力测定. 刘淑霞,吴海燕,吴海文,张洪梅,范作伟. 2008

[3]施肥对甜菜生长季中黑土氮素时空变异特征效应. 胡晓航,周建朝,王秋红,王孝纯. 2015

[4]吉林省东部白浆土施用农家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武巍,方向前,蔡玉红,魏春雁. 2015

[5]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峰,王顺霞,王占军,左忠. 2005

[6]长期定位施肥玉米生育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吴海燕,范作伟,孙甜田,彭畅,高洪军. 2016

[7]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8]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吨粮田技术集成. 陈延玲,高强,王贵满,李刚,赵丽娟. 2013

[9]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0]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研究.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 2008

[11]保护性耕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徐凤双,赵兰坡. 2010

[12]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石玉海,许东恒,王立春. 2010

[13]东北黑土区不同作物系统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 2004

[14]长期玉米连作下不同产量水平0-100 cm土层黑土与淡黑钙土理化性状差异. 袁静超,刘剑钊,程松,张水梅,张洪喜,刘松涛,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1

[15]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 2010

[16]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7]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陈一昊,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张磊,赵胤凯,刘志全. 2023

[18]秸秆还田及添加生物炭对黑土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张楠,潘仕球,乔云发,朱保国,苗淑杰. 2022

[19]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结构与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张磊,金梁,郭文义,徐军生. 2014

[20]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氮肥效应研究. 侯云鹏,孔丽丽,秦裕波,尹彩侠,张国辉,王蒙,张宽,王秀芳,谢佳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