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与反复冻融条件下黄羽肉鸡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樊艳凤
作者: 樊艳凤;唐修君;葛庆联;贾晓旭;王珏;顾荣;韦金荣;高玉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肉鸡;冷藏;反复冻融;游离氨基酸
期刊名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671-4652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4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冷藏与反复冻融条件下黄羽肉鸡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80日龄黄羽肉鸡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4℃冷藏及-20℃冷冻24h、4℃复融24h为一循环的反复冻融2个组,连续7d或7个循环取其胸肌,检测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两组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冷鲜组增加量明显高于反复冻融组;而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在两组中均显著降低,但冷鲜组变化更加缓和有序。这一研究提示,冷藏温度的恒定有利于提高黄羽肉鸡的滋味物质,同时为冷藏或反复冻融条件下最佳食用期限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1.55
- 相关文献
[1]冷藏对米蛾卵液中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 黄燕嫦,宋子伟,李敦松,张古忍. 2016
[2]冰温贮藏对黄羽肉鸡肌肉感官品质和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 葛庆联,唐修君,樊艳凤,贾晓旭,顾荣,王珏,高玉时. 2019
[3]反复冻融对鸡肉肌苷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顾荣,唐修君,樊艳凤,葛庆联,贾晓旭,王珏,刘茵茵,陆俊贤,高玉时. 2018
[4]冻融循环对鮰鱼片品质的影响. 黄涵,徐云强,熊光权,汪兰,吴文锦,丁安子,孙卫青. 2019
[5]反复冻融对不同卤制条件盐水鸡肉品质的影响. 黄彬,徐玉娟,唐道邦,刘忠义,吴继军. 2014
[6]不同储存条件和反复冻融次数对口蹄疫病毒滴度的影响. 孔洁,李亭玉,李太元,常惠芸. 2019
[7]不同加工工艺和反复冻融对桑叶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吴劲轩,殷浩,夏文银,李兰英,王智文,王香君,夏川林. 2021
[8]樱桃冷藏结合气调贮藏效果初报. 朱士农,顾勤,杨晓春,伍冠锁. 1997
[9]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10]冷藏对不同季节采集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羽化的影响. 白义川,谷希树,陈学新,徐维红,刘佰明,胡学雄. 2009
[11]外源水杨酸对冷藏鸭梨呼吸途径及关键酶的影响. 孙文泰,赵明新,张玉星. 2011
[12]茶多酚处理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 张旭光,李婷婷,朱军莉,励建荣,李钰金. 2011
[13]全天冷藏对家蚕雌蛾产卵及次代经济性状的影响. 胡仕叶,杨胜特,岳宣. 2005
[14]茶多酚浸泡大黄鱼片真空包装0℃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特性. 赵进,汪金林,励建荣,朱军莉,吕卫金. 2012
[15]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初步探讨. 周晔,王国霞,黄文庆,黄燕华. 2010
[16]东方百合不同品种鳞茎冷藏期间形态和生理变化. 蔡宣梅,方少忠,郭文杰,魏翠华,林真,林捷. 2009
[17]桑蚕雌蛾7.5℃冷藏不同时间的产卵效果. 胡仕叶,张安臣,杨胜特,韩世玉,王太兴,黄礼平,田应书,王文学. 2014
[18]冷藏米蛾卵对子代螟黄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易帝玮,肖榕,赵云龙,李敦松,张古忍. 2014
[19]Nisin生物保鲜剂对冷藏草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 刘楠,李婷婷,仪淑敏,王当丰,姜杨. 2016
[20]茶多酚和迷迭香结合Nisin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鞠健,汪超,李冬生,乔宇,李玮.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鹅肉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盛中伟;樊艳凤;贾晓旭;高玉时;陆俊贤;唐修君
关键词:鹅肉;16S rRNA基因;荧光定量PCR;源性成分;检测
-
不同包装方式对畜禽肉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修君;樊艳凤;贾晓旭;马丽娜;葛庆联;唐梦君;张小燕;高玉时
关键词:包装方式;畜禽肉;货架期;保鲜
-
种业振兴背景下我国家禽品种审定制度及改进刍议
作者:贾晓旭
关键词:家禽;品种审定;种业振兴
-
禽肉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作者:黄胜海;唐修君;贾晓旭;马丽娜;刘茵茵;高玉时
关键词:禽肉预制菜;质量安全;产业发展;提升策略
-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宁都黄鸡肉品质评价研究
作者:葛庆联;刘茵茵;樊艳凤;马丽娜;陈大伟;高玉时;周瑶敏;唐修君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宁都黄鸡;肉品质评价
-
依兰香气组分鉴定与对比分析
作者:白亭玉;张志烽;周冰;秦晓威;王珏;胡荣锁
关键词:依兰;香气;成分
-
濒临灭绝品种彭县黄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作者:强伟平;贾晓旭;高玉时
关键词:彭县黄鸡;畜禽遗传资源;高产蛋鸡;肉鸡品种;群体数量;兼用型;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