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麦蚜为害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楠
作者: 李楠;杨丽萍;朱晋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暖;麦蚜;为害程度;发生趋势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4-76
摘要: 气候变暖对麦蚜的发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综述了气候变暖对麦蚜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温度升高导致麦蚜始见期、迁飞期提前,为害期延长,生殖历期缩短,种群密度减少。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数据,揭示气候变暖情景下麦蚜的未来发生趋势,对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防治决策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435.122.2
- 相关文献
[1]温度升高通过小麦根际微生物加快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 姜亚楠,亓方剑,李维维,陈巨莲,谭晓玲. 2024
[2]果树的病毒病与无病毒栽培(续I). 王际轩. 2012
[3]我国的大害虫(十六)地老虎. 贾佩华. 1958
[4]我国的大害虫(十六)地老虎(续). 贾佩华. 1958
[5]2019年江苏省草地贪夜蛾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 卢鹏,张海波,张芳,张志春,杨荣明. 2021
[6]南京市稻麦田杂草为害情况调查. 陈卫宇,张生飞,王海波,谷涛,王健生,江丰. 2019
[7]茶树病虫综合防治讲座第一讲茶树病虫综合防治的概念和内容. 陈宗懋. 1984
[8]一代多发区黏虫发生偏早;二代多发区需提前防控. 张蕾,程云霞. 2014
[9]以预防为先;改进和加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 陈策,王金有,史秀琴,李美娜,孙竑. 1980
[10]棉盲蝽在主产棉省发生现状及防治. 牛巧鱼. 2007
[11]小麦行间覆盖物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马春森,田家顺,何鹏,杨和平. 2005
[12]苹果害虫的防治指标及其应用的讨论. 陈汉杰,张金勇,涂洪涛,郭小辉,王海亭. 2010
[13]小麦不同生育期地下害虫为害程度与其虫口密度的关系. 许向利,李艳红,李怡萍,仵均祥,陆俊娇. 2012
[14]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分布及其为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董晋明,赵荣华,陆俊姣,李霞,史高川,王慧,刘俊莲. 2014
[15]稻飞虱近年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胡国文. 1996
[16]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葡萄白粉病的发生趋势. 朱晓华,马俊义,仝莉,梅岩,周海军,范咏梅. 2005
[17]辽宁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 于舒怡,王辉,刘丽,关天舒,李柏宏,刘长远. 2018
[18]2019年新疆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匡猛,匡猛. 2019
[19]水稻病虫害田间发生情况监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梁巧丽,蒋耀智,陈文德,张富顺,梁玮琪,黄庆,钟振芳. 2021
[20]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王桂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滤食性贝类对饵料微藻摄食选择性研究进展
作者:宋广军;宋伦;刘印;王昆;李楠
关键词:滤食性贝类;摄食选择性;饵料微藻;粒级结构
-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马蔺花瓣花青素积累机制
作者:李楠;毛培春;郑明利;云岚;田小霞;孟林
关键词:马蔺;花色;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
-
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学评价
作者:林海;涂飞;李楠;孙洋;姜博文;纪雪;刘军
关键词:表面展示技术;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
-
云南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的菌群组成及特征
作者:张绍智;田庆红;董坤;杨丽萍;殷减清;张仲凯
关键词:花魔芋;宏基因组;软腐病;病原菌;微生物群落
-
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作者: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关键词: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花器官;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苷
-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朱旭;李楠;杨春明;禚绍刚;王梓钰;李毅丹;牛陆;贺红霞
关键词:特用大豆;吉青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展望
-
'秋月梨'采后生理特性与薄膜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作者:冯云霄;何近刚;程玉豆;李楠;王金萧;陈存坤;关军锋
关键词:‘秋月梨’;自发气调包装;乙烯吸收剂;1-甲基环丙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