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对二斑叶螨繁殖的适应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美娟
作者: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马雪可;王玉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斑叶螨;甘薯;繁殖倍数;适应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8-41+49
摘要: 为了明确甘薯作为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室内种群扩繁的适应性,以菜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接虫密度和接虫部位对二斑叶螨繁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接虫密度和接虫部位下,二斑叶螨在甘薯上的繁殖倍数高于菜豆,其中,接虫密度为40头/株时二者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接虫密度为160和320头/株时二者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甘薯上,接虫密度为80头/株时二斑叶螨繁殖倍数最高,接虫密度为320头/株时繁殖倍数最低。不同接虫密度下,二斑叶螨在甘薯上的繁殖倍数顺序均为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甘薯适合作为二斑叶螨室内种群繁殖的寄主植物,适宜的接虫密度为40~80头/株,适宜的接虫部位为上部和中部叶片。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掰芽高倍繁殖方法的研究. 牛爱国,石杰,史广胜. 1990
[2]宁夏中部干旱区露地甘薯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 张丽娟,曲继松,朱倩楠,黄灵丹,杜海东,王瑞. 2024
[3]甘薯品种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贾赵东,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嵇小琴. 2008
[4]内蒙古达拉特旗地区甘薯适应性研究初探. 张允刚,李强,马玺,杜占春,王欣,唐维,李秀英,马代夫. 2012
[5]采用GGE双标图评价甘薯郑红22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 张晓申,杨育峰,曹辉,王雁楠,左红娟,杨国红,杨晓平. 2023
[6]基于GGE模型的甘薯品系产量性状和试验环境评价. 王腾蛟,邱永祥,崔伏喜,牛豆豆,刘聚波,李俊玲,赵伟宁,杨立明,蔺桂芬. 2024
[7]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2024
[8]引进法系大白猪的适应性及防疫技术初探. 李明波,宋忠旭,董斌科,孙华,梅书棋. 2013
[9]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郅军锐,田甜,温娟,刘勇. 2016
[10]新宝佳有机液肥兼治果树二斑叶螨和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毅,郝树池,王子胜,赵岩,张永印,蒋玉坤. 2008
[11]不同药剂对月季二斑叶螨的防控技术初探. 张志春,张怡,沈迎春. 2018
[12]阿维菌素与5种杀菌剂混配对苹果二斑叶螨杀虫效果的影响. 刘庆娟,于毅,刘永杰,张安盛,周仙红. 2012
[13]二斑叶螨对七种杀螨剂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机理研究. 刘庆娟,刘永杰,于毅,周仙红,马惠. 2012
[14]四个二斑叶螨地理种群卵对10种杀螨剂的敏感性差异. 刘庆娟,刘永杰,周仙红,张安盛,李丽莉,门兴元,张思聪,于毅. 2012
[15]4种药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张秀霞,陈欣,毛晓红,李娇娇,张安盛. 2020
[16]6种药剂防治梨园二斑叶螨药效试验. 吴晓云,迟全元,赵梅婷,韩振芹. 2017
[17]二斑叶螨及其寄主植物(芸豆)营养分析. 何永娟,贾冰红,吕佳乐,王恩东,徐学农. 2019
[18]胡瓜钝绥螨对温室甜樱桃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 马永强,李秋荣. 2019
[19]我国12个地区草莓叶螨种类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 曹利军,周晓怡,宫亚军,魏书军. 2018
[20]联合应用智利小植绥螨与丁氟螨酯防治草莓二斑叶螨. 乔岩,张正伟,张涛,庞博,郑书恒,祝保英,王步云,王恩东,吕佳乐.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粉蜜源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子敬;陈云芳;刘美钊;王玉波;李文香
关键词:花粉蜜源;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
-
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关键词:食蚜瘿蚊;滞育;生化物质
-
2018-2020年河北省衡水地区瓢虫等天敌数据集
作者:何晓庆;方美娟;刘冬;王志杰;王玉波
关键词:衡水;瓢虫;天敌资源;种群动态;马来氏网
-
硅藻土基硅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育新;丁杰航;鄢文磊;饶劲松;刘冬;高立洪;张嵌
关键词:硅藻土;硅肥;土壤;农作物
-
汾西县食用菌废弃厂房现状及改造措施
作者:朱敏;郭伟伟;刘冬;凌亮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现状;厂房改造;发展前景;山西汾西
-
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作者:方美娟;罗智心;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王玉波
关键词:食蚜瘿蚊;产卵对策;猎物密度;斑块混合方式;繁殖力
-
工蜂密度对地熊蜂采集不同品种番茄访花偏好的影响
作者:刘冬;何晓庆;方美娟;宋凯;赵颖;王玉波
关键词:地熊蜂;工蜂密度;访花偏好;访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