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毒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顺章

作者: 沈顺章;牛黎明;张方平;付皖钰;章娅芳;符悦冠;朱俊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食蚧蚜小蜂;橡副珠蜡蚧;六点始叶螨;杀虫剂;毒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53-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和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是橡胶树的重要害虫,为协调其药剂防治与天敌(日本食蚧蚜小蜂)利用,在室内采用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三氟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3种药剂喷药后24 h成蜂死亡率均为100%,而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药后24 h成蜂死亡率为2.61%~17.39%;6种药剂处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蛹后,其羽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噻嗪酮>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羽化后成虫寿命最长为螺虫乙酯1 500倍液处理(23.89 d),最短为溴氰菊酯1 500倍液处理(0 d);用6种药剂处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高龄幼虫后,其羽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噻嗪酮,羽化后成虫寿命以氟啶虫酰胺2 500倍液处理最长,为18.80 d;药剂处理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率及产卵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噻嗪酮>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溴氰菊酯。因此,以成蜂死亡率、蛹羽化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生物参数为评判,推荐使用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防治橡副珠蜡蚧。

分类号: S763

  • 相关文献

[1]日本食蚧蚜小蜂对寄主的龄期选择性. 吴晓霜,张方平,符悦冠,牛黎明,陈俊谕,吴琦琦,朱俊洪. 2018

[2]日本食蚧蚜小蜂与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联合控害影响因子. 李贤,符悦冠,陈俊谕,王建贇,朱俊洪,张方平. 2021

[3]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研究. 吴晓霜,牛黎明,符悦冠,陈俊谕,韩冬银,李磊,吴琦琦,张方平,朱俊洪. 2019

[4]温度及光周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李贤,符悦冠,陈俊谕,王建赟,朱俊洪,张方平. 2021

[5]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 张方平,牛黎明,陈俊谕,朱俊洪,李磊,韩冬银,符悦冠. 2020

[6]常用杀虫剂对橡副珠蜡蚧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选择毒杀作用. 张方平,朱俊洪,李聪,韩冬银,张敬宝,符悦冠. 2010

[7]杀虫剂对橡副珠蜡蚧和斑翅食蚧蚜小蜂的选择毒性. 张方平,符悦冠,彭正强,张敬宝,金启安. 2008

[8]杀虫剂诉讼案带给企业的思考. 杨向黎,程少娟,翟卿,李东尚. 2004

[9]农药苯氧威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李云芝,刘文光,石瑞常,胡自江,衣葵花. 2009

[10]设施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对熊蜂的毒性. 于蓉,贾永华,崔静英,王学梅,郭守金,冯志红. 2008

[11]5种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螟黄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朱文雅,张烨,李唐. 2021

[12]果园六种常用杀虫剂对凹唇壁蜂的毒性及生态风险评估. 王瑜,陈浩,林清彩,吴光安,周浩,王烁,于毅,郑礼,翟一凡. 2020

[13]八种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的安全性评价. 帕提玛·乌木尔汗,丁瑞丰,马德英,赛米·吾斯曼. 2023

[14]烟田6种常用杀虫剂对烟蚜茧蜂影响的研究. 孙志娟,陈丹,贾芳曌,张长华,唐仕浩,任广伟,刘向东. 2014

[15]15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幼虫及椰甲截脉姬小蜂的毒性. 吕宝乾,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符悦冠. 2005

[16]几种农药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毒性的测定. 缪森,陈宗麒,罗开珺,谌爱东. 2000

[17]常用杀虫剂对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和蛹的安全性. 尹艳琼,李向永,陈宗麒,陈福寿,谌爱东. 2010

[18]农药氯噻啉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刘惠芬,陈传杰,刘文光,华丽峰,娄齐年,王照红,李化秀,李云芝. 2023

[19]五种杀虫剂对卵寄生性天敌广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朱九生,连梅力,王静,秦曙. 2009

[20]几种杀虫剂对绵蚜天敌日光蜂成虫的影响. 赵声莲,钟键,谭挺,赵雪晴,龚声信,谌爱东.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