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鑫辉

作者: 肖鑫辉;肖鑫丽;王明;叶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基因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工程

ISSN:

年卷期: 2017 年 41 卷 Z1 期

页码: 1-8

摘要: 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手段,在作物育种过程中广泛利用。综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在基因研究方面已发现导致减数分裂异常、绒粘层发育异常、花粉壁发育异常等与细胞核不育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在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发现导致细胞质不育的相关功能基因。近年来,雄性不育在转录组、蛋白组和基因组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促进了国内外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相关育性基因研究现状,同时,对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应用雄性不育进行育种提供参考。

分类号: Q943.2`S33

  • 相关文献

[1]大豆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概况. 张井勇,赵丽梅,孙寰,彭宝,李文滨. 2015

[2]甘蓝型杂交油菜的育性分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1990

[3]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 1992

[4]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巩养仓,邢朝柱. 2006

[5]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6]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锦芬,朱海山,邹学校,张宏. 2007

[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段琉颖,吴婷,李霞,谢建坤,胡标林. 2022

[8]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王道杰,郭蔼光,杨翠玲,李殿荣,田建华. 2007

[9]水稻氮高效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兴飞,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查中萍,殷得所,周黎,徐得泽. 2020

[10]植物叶片发育及形态建成的研究进展. 何靖,高志宏,张薇,奉斌,韩宏仕,徐春,曾章丽,伍林涛. 2018

[11]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及提高摄食性的途径. 王永生,杨海,陈云明,陈松,崔琛,刘敏,江亚,唐辉,范永慧,杨启慧,李琼艳,李继娅,朱水芬. 2023

[12]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恢复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沈金雄,万正杰,景兵,熊秋芳,傅廷栋. 2008

[13]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与利用.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8

[14]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王华,侯国佐. 1992

[15]杂交油菜选育研究 Ⅰ.S455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罗鸿源,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黄苇. 1992

[16]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Y4-2AB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王爱民,倪正斌. 2012

[17]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选育. 王华,赵继献,汤晓华. 1997

[18]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王华,戴凤. 1999

[19]甘蓝型油菜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制种纯度观察.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5

[20]油菜雄性核不育系及其等位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 黄飞,王道杰,黎斌,郭蔼光,李殿荣,田建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