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研究学科:以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它作物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研究解决全省小麦和晋南地区玉米、棉花、大豆和小杂粮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全省小麦方面重点科技项目的协作,参加全国小麦科技攻关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专业刊物和理论著作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地处晋南粮果带的中心区域——临汾市尧都区。其前身是由解放前的“临汾农场”、“临汾棉场”和“临汾种畜场”合并而成的“晋绥边区临汾农事试验场”。解放后,九易其名,隶属关系几经变更,分别称为“晋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小麦研究所”(同时挂“临汾地区农科所”牌子)。1978年,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发文决定,山西省小麦研究所定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隶属山西省农科院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山西省农科院为主。确定了“以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它作物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研究解决全省小麦和晋南地区玉米、棉花、大豆和小杂粮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全省小麦方面重点科技项目的协作,参加全国小麦科技攻关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专业刊物和理论著作”为办所方向和任务。全所占地1000余亩,代管隰县农业试验站,设有农业试验场和生物工程、科技开发、果蔬3个中心及水地小麦育种、旱地小麦育种、小麦杂优、作物栽培、综合化验、植物保护、经济杂粮、农业信息研究室8个,管理机构5个,并主办《小麦研究》科技期刊。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作物品质改良、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杂交小麦、生物工程、植物保护、土壤耕作、设施农业、园艺花卉、旱作农业、畜牧兽医、玉米、棉花、豆类苗木、果蔬、信息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开展农业区域开发和科技兴农。目前承担国家、省(部)、院(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拥有国内先进的生物工程、作物品质、土壤农化、生理生化及环境资源监测等分析仪器设备以及大型晒场、种子库、种子收获、烘干、检测、包衣、包装等成套种子工程设施。现有职工170人,科技人员110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28人,助理研究员56人;在职博士3人,硕士19人,研究生导师10人;山西省科技功臣1人,山西省劳动模范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建所50多年来,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268项,获奖成果1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107项;发表论文1030余篇,其中国家级学报230余篇;出版小麦、玉米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33部,为我国小麦的科研、生产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科技人员先后被派往美国、日本、俄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进行合作研究、进修、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同时有日本、乌兹别克、墨西哥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我所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考察。"
人才队伍
现有职工170人,科技人员110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28人,助理研究员56人;在职博士3人,硕士19人,研究生导师10人;山西省科技功臣1人,山西省劳动模范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组织机构
隰县农业试验站,设有农业试验场和生物工程、科技开发、果蔬3个中心及水地小麦育种、旱地小麦育种、小麦杂优、作物栽培、综合化验、植物保护、经济杂粮、农业信息研究室8个,管理机构5个
上级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以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它作物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研究解决全省小麦和晋南地区玉米、棉花、大豆和小杂粮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全省小麦方面重点科技项目的协作,参加全国小麦科技攻关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专业刊物和理论著作
获得成就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357-2882659 邮箱 :sxnkyxms@163.com
邮编:41000 传值:(0357)2882641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幽并街33号
网址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