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遥感技术中心
研究主题:
简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遥感技术中心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1983年农业部在全国成立的3个遥感分中心之一,是东北地区唯一从事农业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研单位。2009年经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和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批准为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哈尔滨分中心,2009年正式挂牌。 中心现有在职人员22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6名,管理人员4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3人。 中心设立的数字化实验室面积达230.84m2,同时容纳21名科技人员同时工作;输入输出室内配备了先进的宽幅彩色扫描仪、绘图仪、激光打印机等仪器;仪器室拥有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持GPS、差分GPS、车载GPS、投影机、UPS、土壤湿度速测仪等硬件设备,并配备了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Erdas、Ermapper等)和GIS软件(Arcgis、Maptitude等);服务器室内拥有大型数据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最大可存储20T的数据;3S技术成果演示厅集成了现代技术,能进行成果演示、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使中心的整体面貌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已着手建立MODIS农情监测系统,建立的MODIS农业信息预警项目后,我中心每月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的长势、旱情、涝情、灾害进行预警,也可随时根据具体需要作出某一方面的预警。经过常年的预警信息数据,几年后建立一个科学、完整、准确的黑龙江省农作物的长势、旱情、涝情、灾害预警模型。 哈尔滨分中心自成立以来,参与组织实施黑龙江省与国家的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和项目60余项,其中部分课题和项目获国家、省政府、厅(局)科技进步奖。二十多年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基本实现了遥感技术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目前的业务化和产业化运行。 哈尔滨分中心以承担国家及省级研究项目、国际交流合作、为本领域输送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于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主要研究探索东北三省农作物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态建设策划与设计、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咨询服务、农村科技政策决策支持,为精准农业培养高级人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化研究所
研究主题:
简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化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以农药应用研究中心和作物营养研究所为基础创建的专业从事农药、作物营养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名,中级10;博士4名,硕士8名。设有农药、作物营养、生防检测、综合防治等研究室。 研究所承担着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历史重任和优质服务“三农”的重大使命,主要研究任务是围绕黑龙江省农业有害生物、农药及作物营养开展农化基本理论研究;开展新型农化制剂和生物农药研制等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为黑龙江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农化所在黑龙江省农化制剂研制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响誉全国的玉米、大豆、小麦系列超微粉种衣剂和新一代水稻壮秧营养剂、水稻BB肥、作物富硒增产剂、蔬菜专用肥、蔬菜壮苗剂、硼钼微肥、豆麦营养剂、大豆专用肥等农化产品,发挥着科技引领作用,为黑龙江省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行业整体发展。其中“水稻壮秧剂”获省长特别奖、“超微粉小麦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获省政府二等奖;“5%烯唑醇玉米超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体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获省政府三等奖,研究成果国内领先。 “十三五”期间农化所将重点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环保型农药及生物药肥研制及相关技术创新,研究和探索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关键技术,提高化学肥料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黑龙江省制定的"生态大粮仓"到"绿色大厨房"的发展目标。 农化所研究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农药学、植物营养学、生物防治学、植物病理学、栽培学、食用菌等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水稻功能营养及绿色防控技术;马铃薯主要病害识别、诊断、检测鉴定技术、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种薯质量标准及种薯、商品薯繁育技术;食用菌高产立体栽培技术等技术方面可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愿我们携手合作,戮力创新,共同促进龙江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展望未来,农化研究所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发展,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药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农药
简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药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集农药应用研究、生产及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专门农药研究开发机构。中心现有高级研究人员8名,中级研究人员3名,初级1名,博士1名,硕士5名,均具有多年农药及植保研究的丰富经验。中心下设科研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及安迪农药经销公司,并管理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黑龙江省新兴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中心设有农药质量检测中心,有实验室400平方米,配备了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仪等先进的科研分析仪器及检测设备。有占地5000平方米的农药中试基地,拥有超微粉体和悬浮剂的两条生产线。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
研究主题:
简介:作物育种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专门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的综合性研发单位。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我所现已成为我国北方专业设施齐全、人才济济、成果丰硕的专业研究所。设有13个专业研究室和2个职能科室。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哈尔滨)、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哈尔滨)、国家大麦、谷子综合试验站设在我所。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13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2人。博士10人、硕士26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试验田、实验室、作业室、温室、库房、晒场、农业机械、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建所以来,育种所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承担国际合作和开发专项 24项,共申请了4项国家自然基金,是我院承担农业部、科技部两部科研数量最多的研究所之一。先后与美国、巴西、俄罗斯、保家利亚、匈亚利、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审定推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优良品种共284个,累计推广面积10.2亿亩,在生产上更新换代良种4-5次。自2000年至2016年,科技成果转化3900余万元,创造经济效益达100多亿元。1980年以来,获各级成果奖励14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8项、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一等奖1项、地厅级奖励10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共有600余篇,参加编著书40余部。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所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