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控制机理:马努斯海盆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瑶 1 ; 殷学博 1 ; 王晓媛 1 ; 陈帅 1 ; 曾志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海底热液活动;弧后盆地;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DESMOS热液区;SuSu Knolls热液区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63-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马努斯海盆热液区构造特征、基底差异,结合马努斯海盆热液区热液活动与构造-岩浆特征,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以及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影响和控制。马努斯海盆位于西南太平洋俾斯麦海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扩张速度最快的海盆之一。马努斯海盆西部(马努斯扩张中心,Manus SpreadingCenter,MSC)主要由海盆扩张成熟期产生的大洋中脊玄武岩组成,属于成熟弧后扩张中心,发育Vienna Woods热液区;海盆东部(东南裂谷, Southeast Rift, SER)则是一个拉张裂谷,处于扩张的早期阶段,属于不成熟弧后扩张中心,发育PACMANUS、DESMOS、SuSuKnolls三大热液区。MSC与大洋中脊的热液活动相似,而SER因受到火山、俯冲作用影响更为显著,其热液流体具有岩浆流体和俯冲流体的特征。与Vienna Woods热液压相比, PACMANUS、DESMOS以及SuSu Knolls三个热液区的水深相对较浅(1 150~1 740 m),是地球内部热物质由内向外迁移的结果,其下部岩浆作用强烈。此外,岩浆脱气作用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ACMANUS热液系统中具有岩浆流体的输入。与ViennaWoods热液区相比, PACMANUS、DESMOS、SuSu Knolls热液区的热液活动强度及流体组成主要受控于岩浆作用。

  • 相关文献

[1]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杨宝菊,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陈帅,黄鑫,荣坤波,马瑶. 2016

[2]裂生微地块构造特征及成因模式:来自西太平洋弧后扩张作用的启示. 牟墩玲,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李玺瑶,王光增,郭玲莉,刘永江,刘博. 2019

[3]马努斯海盆东部裂谷岩浆演化过程-火山岩中斜长石斑晶的启示. 王雄,黄朋,黄海军,胡宁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