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小伟 1 ; 郝俊杰 1 ; 马奇祥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杂交棉;DUS测试;标准品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4347-4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了补充新品种DUS测试所需标准品种库。[方法]以24个标准品种和6个待测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性状鉴定和测试研究了杂交棉品种的DUS测试,并讨论了相关问题。[结果]标杂A1的株高为120.7 cm,单铃重为5.8 g,衣分为38.4%,生育期为115 d,纤维长度为31.4 mm,整齐度指数为83.3%,马克隆值为4.5,比强度为28.7 CN/tex。标杂A2的株高为123.6 cm,单铃重为5.8 g,衣分为36.1%,生育期为117 d,纤维长度为33.2 mm,整齐度指数为82.0%,马克隆值为4.4,比强度为29.6 CN/tex。豫杂35的株高为112.6 cm,单铃重为5.3 g,衣分为40.5%,生育期为114 d,纤维长度为31.1 mm,整齐度指数为83.5%,马克隆值为4.1,比强度为28.6 CN/tex。[结论]该研究对待保护品种的DUS测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韩凤龙,李正玲,胡琳,许为钢. 2010
[2]基于DUS测试性状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豆丹丹,王德新,郭玉玺,郭新海,丁超明,孙建军. 2023
[3]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豆丹丹,孙建军,郭玉玺,王德新,郭新海,丁超明. 2023
[4]不同施氮量对小麦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 孙建军,豆丹丹,申培林,丁超明,郭玉玺,郭新海,王德新. 2023
[5]杂交棉多目标性状间关系的统计研究. 曹雯梅,刘松涛,郑贝贝,路凤银. 2013
[6]中棉所1206种植密度比较试验分析. 裴亮只,王艳玲,张西岭,马奇祥. 2015
[7]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点的研究. 宋志伟,刘松涛,曹雯梅,王汉民,房卫平,李潮海. 2006
[8]新疆北疆杂交棉简易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时增凯,时增凯,裴亮只,王艳玲,张西岭,马奇祥. 2015
[9]不同品种杂交棉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张东林,杜远仿,李志敏,阎旭霞. 2006
[10]新植杂2号宽膜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余力,谭志环,马奇祥,练文明,赵晓雁,何玉梅,何宗玲. 2015
[11]杂交棉与常规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比较. 房卫平,李伶俐,谢德意,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2009
[12]多抗高产高效杂产棉标杂A1的选育. 罗景隆,王忠义. 1999
[13]北疆杂交棉宽行稀植机采模式高产高效示范. 夏金平,裴亮只,王艳玲,马奇祥. 2015
[14]杂交棉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杨铁钢,台国琴,李志敏,阎旭霞. 2006
[15]杂交棉豫杂35不同肥力条件下适宜密度研究. 李伶俐,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杨铁钢,杜远仿,张东林. 2004
[16]棉花杂交种标杂A_1主要农艺措施最优组合模型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刘佳中,杨修身,程荣森,丁太贵,杨自忠,殷德伦,王士亮. 2002
[17]杂交棉叶片衰老特点及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李伶俐,林同保,房卫平,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2006
[18]杂交棉稀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李伶俐,王文亮,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台国琴. 2005
[19]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杜远仿,张东林. 2010
[20]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南方锈病玉米品种'伟育618'
作者:王新涛;高宏伟;郝俊杰;张君;张根峰;王子朋
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伟育618;相关性分析
-
河南省花生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桑素玲;王振宇;李绍建;范腕腕;高蒙;崔小伟;张海燕;冯兰兰
关键词:花生;青枯病;茄科雷尔氏菌;生理小种;生化型;演化型;序列变种
-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和F.asiaticum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子囊壳形成的比较
作者:茹艳艳;谢淑娜;刘佳中;李保叶;孙静;郝俊杰
关键词: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F.asiaticum;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子囊壳
-
一种用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病粒制备接种体的简易方法
作者:孙静;谢淑娜;李保叶;钱蕾;茹艳艳;刘桂珍;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接种体
-
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QTL定位
作者:王新涛;杨青;李保叶;代资举;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穗三叶;叶长;叶面积;QTL
-
蒲公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崔小伟;姚姗;孙洪祥;王秀萍
关键词:药食同源;食用蒲公英;郑蒲1号;标准化种植
-
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MYB30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王新涛;杨青;代资举;李保叶;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MYB转录因子;ZmMYB308;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