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瑞龙 1 ; 陈钊 1 ; 李健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源;花生壳粉;红糖;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菌群结构;水质指标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7-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物絮团养殖过程中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碳源搭配组、花生壳粉组、红糖组、花生壳粉∶红糖(1∶1)组、花生壳粉∶红糖(2∶1)组以及花生壳粉∶红糖(1∶2)组,分别进行为期40 d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每4 d进行一次水质监测,试验结束时对对虾肝胰腺取样进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并且将抽滤滤膜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究不同类型碳源且不同搭配比例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内水质、对虾生长性能、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水质调控方面,花生壳粉∶红糖(2∶1)组的氨氮在整个试验周期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氨氮峰值仅为(2.43±0.45)mg/L,而氨氮峰值最大的花生壳粉组高达(9.80±0.35)mg/L;亚硝酸盐氮在对照组中呈上升趋势,在生物絮团组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生壳粉∶红糖(2∶1)组的浓度变化拐点要比其他处理组提前;在硝酸盐氮水平,除对照组外其余生物絮团组都呈上升趋势,花生壳粉∶红糖(2∶1)组在试验结束时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高达(17.84±1.20)mg/L;在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副球菌属是属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混合碳源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丰度(Sobs、Chaol、Ace),同样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碳源的使用可提高对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促进对虾的生长、存活,其中花生壳粉∶红糖(2∶1)组对虾生长表现最佳。研究表明: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的混合使用可促进生物絮团的培养,提升水质调控效果,促进对虾的生长,是生物絮团构建的可行方案。
- 相关文献
[1]添加不同碳源对零换水养殖系统中团头鲂鱼种生长、肠道生化指标和水质的影响. 江晓浚,孙盛明,戈贤平,朱健,李冰,张成锋,缪凌鸿,董玉峰. 2014
[2]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李志斐,王广军,余德光,卢炳国,谢骏,郁二蒙,夏耘,种香玉. 2015
[3]碳源供给策略对水产养殖废水生物絮团处理效果的影响. 史明明,刘晃,龙丽娜,阮贇杰,郭希山,朱松明. 2016
[4]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碳源添加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影响. 罗亮,徐奇友,赵志刚,祖岫杰,闫有利,缴建华. 2013
[5]生物絮团在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吉朋,黄建华,江世贵,李涛,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 2014
[6]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7]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谭建,罗坤,栾生,曹宝祥,郭兆加,许圣钰,孔杰. 2016
[8]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 宫晗,陈萍,秦桢,刘洋,高焕,李吉涛,李健,朱建新. 2023
[9]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10]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范鹏程,徐武杰,文国樑,徐煜,许云娜,李卓佳,杨铿,张建设,曹煜成. 2019
[11]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的关系. 宋逸飞,张家松,李贤,董登攀,宋协法. 2024
[12]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 杨章武,杨铿,张哲,李正良,葛辉. 2015
[13]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效果及菌群结构和功能研究. 唐亚鹏,董世瑞,田吉腾,周茜,王印庚,张天时. 2022
[14]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分析. 王元,周俊芳,韦信贤,马荣荣,赵姝,李新苍,房文红. 2018
[15]凡纳滨对虾繁育系统菌群结构及优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唐苗苗,王印庚,王春元,张正,廖梅杰,李彬,荣小军,葛建龙,于永翔. 2023
[16]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冷藏过程菌群结构变化. 曹荣,林瑞环,赵玲,孙慧慧,刘淇. 2019
[17]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发生与环境因子、机体免疫酶活性和微生物的相关性. 王印庚,于永翔,蔡欣欣,张正,王春元,廖梅杰,李彬,荣小军,朱洪洋,戴岩. 2024
[18]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蔡欣欣,于永翔,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刘潇,朱洪洋,荣小军. 2022
[19]丁酸梭菌拌料投喂对凡纳滨对虾肠道上皮细胞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杨铿,蒋魁,洪敏娜,胡晓娟,陈海谊,徐创文,冷加华,曹煜成,文国樑. 2022
[20]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秀红;李吉涛;王佳佳;王成伟;秦桢;葛倩倩;刘萍;李健
关键词:脊尾白虾;碳酸盐碱度胁迫;生长;组织切片;酶活性;卵巢发育
-
海水虾蟹环境适应与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
作者:李健;李吉涛
关键词:海水池塘养殖;生态适应性;生态工程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基于两种对虾参考基因组的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区域初步探查
作者:王琼;李健;何玉英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
-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
作者:宫晗;陈萍;秦桢;刘洋;高焕;李吉涛;李健;朱建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物净化;水质指标;微生物菌群
-
凡纳滨对虾全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不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王佳佳;王琼;秦桢;陈耀辉;李健;李吉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微卫星标记
-
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分析
作者:刘忠航;常志强;袁晟译;李健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生物扰动;氮赋存形态;磷赋存形态;沉积物
-
不同密度三疣梭子蟹混养中国明对虾、青蛤对生长、经济效益及水质的影响
作者:葛红星;郭洛宇;申欣;李健;董志国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密度;混养;生长;经济效益;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