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红霖 1 ; 田静 2 ; 朱振东 1 ; 张耀文 3 ; 陈巧敏 4 ; 周素梅 5 ; 王丽侠 1 ; 刘玉皎 6 ; 何玉华 7 ; 尹凤祥 8 ; 魏淑红 9 ; 程须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食用豆;产业;种业;现状;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93-5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现状. 牛若超,吴国林. 2007

[2]我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贵兴,钟鹏,陈霞,刘昊飞,刘丽君,李进荣,赵春杰. 2011

[3]黑龙江高纬寒地饲草产业现状与展望. 王建丽,牟林林,庄煦,尤佳,张冬梅,李佶恺,邸桂俐,申忠宝,韩微波. 2024

[4]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贵兴,钟鹏,陈霞,刘丽君,李进荣,赵春杰. 2011

[5]中国马铃薯产业标准现状分析及建议. 杨帅,闵凡祥,高云飞,郭梅,王文重,吕典秋,姜连玉. 2014

[6]黑龙江省梨生产现状与展望. 刘畅,程显敏,赵文清,刘春光,任爱华,王晓祥,韩继龙,刘万达,胡颖慧. 2020

[7]黑龙江省水稻抛秧栽培现状及展望. 庄爱科. 1993

[8]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前景展望. 左远志. 2005

[9]黑龙江省浆果加工的现状与展望. 张军. 2010

[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 张鑫. 2011

[11]利用吸虫塔研究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展望. 邵天玉,王克勤,刘兴龙,刘思竹,朱朝东. 2015

[12]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食用豆生产现状与趋势分析. 蔡鑫鑫,吕晓丽,谭娟,王舒,张崎峰. 2016

[13]新形势下提高农作物种业综合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刘宝海. 2014

[14]黑龙江省水稻种业育种现状及其在新政下竞争力提升初探. 郭俊祥. 2014

[15]荷兰马铃薯种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申宇,白艳菊,刘伟婷,张威,王晓丹. 2014

[16]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建议. 张成亮,张鑫,孙瑀琪,刘琦,赵杨,龙江雨,宋伟峰. 2014

[17]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能力与发展探讨. 申惠波,刘峰,滕险峰,李波,富相奎. 2012

[18]加快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步伐,助力白酒产业发展. 焦少杰. 2019

[19]黑龙江西瓜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文枫,黄峰华,李杨,毕洪文. 2019

[20]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 张明,张利国,房郁妍,郑楠,王贵江,张树权.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