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湾主要鱼类食物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月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北部湾;南海;鱼类;食物网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5 年 12 卷 05 期

页码: 621-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7~2000年在南海北部湾渔场调查中搜集了49种鱼,共计2 080尾。对其食性分析,并依其食料生物的生态类群以及消化器官特点,将其划分为5种食性类型: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兼底栖生物食性、底栖生物兼游泳动物食性。根据食物网中各营养级的相互关系,初步将这49种鱼划分为3个营养级:(1)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营养级分别为1.0~1.3级和1.4~1.9级。(2)低级肉食性动物和中级肉食性动物,营养级分别为2.0~2.8级和2.9~3.4级。其中,属于低级肉食性营养级的种类数量最多,共有30种;属于中级肉食性营养级的种类较少,共有12种。(3)高级肉食性动物,营养级为3.5~4.0级。属于该营养级的种类数量最少,只有7种。

  • 相关文献

[1]应用稳定性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长江中游干流主要鱼类的营养级. 巴家文,邓华堂,段辛斌,刘绍平,李云. 2015

[2]南沙岛礁周围水域主要鱼类食物网. 张月平,陈丕茂. 2005

[3]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张公俊,杨长平,孙典荣,刘岩,单斌斌,赵雨,周文礼. 2021

[4]北部湾雷州近海春、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初探. 陈嘉欣,区又君,廖银萍,鲁慧,陈锐彬,彭海龙,江海声. 2006

[5]北部湾秋季底层鱼类多样性和优势种数量的变动趋势.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 2012

[6]南海鲆科鱼类一新纪录——八斑土佐鲆. 江艳娥,孙典荣,林昭进,方展强. 2015

[7]南海主要珊瑚礁水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陈国宝,李永振,陈新军. 2007

[8]南海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 李永振,史赟荣,艾红,董丽娜,李娜娜,李夏,高天翔. 2011

[9]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10]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刘鸿雁,孙彤彤,曾晓起,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1]红树林水生动物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 徐姗楠,陈作志,李适宇. 2010

[12]基于碳氮同位素技术研究重金属在春季江苏近海食物网中的累积. 李云凯,张瑞,张硕,张虎. 2019

[13]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刘鸿雁,杨超杰,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9

[14]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王芳,国先涛,董双林. 2015

[15]复杂网络理论在食物网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金艳,刘勇,袁兴伟,凌建忠,程家骅. 2018

[16]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薛莹,金显仕. 2003

[17]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5

[18]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黑鲷生态容量评估. 黄梦仪,徐姗楠,刘永,肖雅元,王腾,李纯厚. 2019

[19]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李忠义,金显仕,庄志猛,唐启升,苏永全. 2005

[20]万山群岛秋季鱼类营养级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王春伶,刘永,吴鹏.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