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立龙 1 ; 柴强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间作蚕豆;化感效应;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竞争力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745-7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寻求解决间作群体受化感物质抑制作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供水水平下(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小麦间作蚕豆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两种作物共生期间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0%和75%供水水平下,间作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较单作显著提高,45%供水水平下间作小麦经济产量低于单作;不同供水水平下,间作蚕豆的生物产量与相应供水水平的单作相比,增加显著。间甲酚对小麦、蚕豆的产量均具有化感负效应,间作具有一定弱化间甲酚对蚕豆化感负效应的作用。45%、60%和75%供水水平下,间甲酚使间作小麦相对于蚕豆的竞争力较无间甲酚处理时分别提高24.82%、19.26%和79.30%;增加供水可弱化间作小麦的相对竞争力,无间甲酚和间甲酚处理间作小麦的相对竞争力在75%供水水平下较45%供水水平分别降低158.08%和79.67%。

  • 相关文献

[1]豌豆根系中分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化感效应的研究. 张允,马绍英,卢旭,柴强,张绪成,李胜. 2018

[2]肉桂酸对豆科和禾本科作物的化感效应. 刘元卫,李胜,马绍英,柴强,张绪成. 2017

[3]几种酚酸类物质对山桃种子萌发后根系的化感效应. 王鸿,张雪冰,张帆. 2017

[4]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 陈军,罗影,王立光,李进京,叶春雷,罗俊杰. 2017

[5]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赵利,牛俊义,李长江,马朋丽,党占海. 2010

[6]水氮互作对旱地春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姜小凤,郭建国,董博,郭天文,王淑英. 2018

[7]基施锌肥对长期连作马铃薯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土传病害和产量的影响. 谢奎忠,孙小花,罗爱花,柳永强,唐德晶,朱永永,胡新元. 2022

[8]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连晓荣,周文期. 2019

[9]20个青贮玉米品种在陇东南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马学军,左愈臻,刘瑞刚,陈平,谢建鹏,王斐,何振富. 2024

[10]解磷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王文丽,卢秉林. 2010

[11]土壤养分对作物茎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赵良菊,刘晓宏,肖洪浪,郭天文. 2003

[12]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5

[13]播量对麦后复种油菜生物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文元,李腾飞,董博,赵记军,郭天文,张东伟,董青松,曾骏. 2017

[14]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及农业产业发展前景. 任慧,白贺兰,李珂璟. 2023

[15]兰州市果品生产现状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李红霞,王保福. 2005

[16]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2012

[17]2019-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毛树春,程思贤,赵富强,练文明,王西和,陈兵,王文魁,马丽,曹阳,田立文,程少雨,梁亚军,马小艳,徐海江,李茂春,咸丰,冯克云,王占彪. 2022

[18]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磊,杨天育. 2014

[19]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周玉乾,寇思荣. 2009

[20]甘肃马铃薯省域竞争力分析. 李红霞,汤瑛芳,沈慧.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