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恢复系“R3207”配制组合的灰色关联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花榕 1 ; 房贤涛 1 ; 谢祖钦 1 ; 杨惠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雄性不育系;组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15-18

摘要: 以自育的水稻恢复系R3207所配制组合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将参试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性状与参照品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谷优3207与参照品系的关联系数最大,最接近参照品系,而花优3207与参照品系的关联系数最小。

  • 相关文献

[1]优质抗病早熟杂交水稻新恢复系明恢82的选育与利用. 林美娟,谢华安,郑家团,罗家密,张建新,黄显波,邓则勤,王爱兰. 2002

[2]强恢早熟水稻新恢复系明恢及其配制组合的选育与利用. 郑家团,谢华安. 1997

[3]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大麦新品系评价效果比较. 陈剑锋,张秋英. 2012

[4]优质不育系泰丰A系列杂交组合的恢复系选育. 涂诗航,周鹏,郑轶,张水金,董瑞霞,王洪飞,王晓方,游晴如,黄庭旭,郑家团. 2018

[5]长粒、抗病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076的选育与应用. 陈丽萍,谢鸿光,吴方喜,罗曦,朱永生,郑燕梅,林强,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0

[6]籼稻新恢复系福恢2736的选育. 林强,王洪飞,朱永生,谢鸿光,罗曦,吴志源. 2016

[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曾大力,朱永生,谢鸿光,蔡秋华,连玲,吴方喜,罗曦,王颖姮. 2013

[8]籼稻强恢复系闽恢3139的选育与应用. 陈建民,罗家密,苏军,刘华清,王锋. 2007

[9]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 郑家团,游年顺,黄庭旭,赵明富,张水金,谢华安. 2010

[10]爪籼交恢复系福恢964的生育期特性研究. 黄利兴,游年顺,雷上平,雷捷成,潘玉卿. 2002

[11]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2009

[12]明恢70及其组合的选育和应用. 张建新,林美娟,王晓明,郑家团,罗家密,张受刚,谢华安. 2002

[13]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童川拉,陈山虎,卢和顶,林建新. 2001

[14]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5]不同钾肥对虎奶菇菌核产量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罗涛. 2006

[16]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陈湘瑜,徐日荣,陈昊,熊发前,胡润芳,张玉梅,林国强. 2020

[17]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18]单双粒播种对珍珠豆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徐日荣,陈昊,陈湘瑜,张玉梅,胡润芳,蓝新隆,唐兆秀,林国强. 2021

[19]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20]8个苜蓿品种在福州地区适应性试验初报. 林永生,柯碧南,黄秀声,应朝阳,黄毅斌.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