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设施闷棚与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义利 1 ; 丁建莉 1 ; 魏丹 1 ; 李沛 1 ; 黄子鹏 1 ; 张祎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设施闷棚;蔬菜秸秆;原位还田;真菌群落;群落功能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3 年 023 期

页码: 8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辣椒秸秆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真菌的 ITS序列,试验设置3 个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NK)和秸秆还田加菌剂(TJ),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以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相关指标,研究了设施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阐明土壤生态群落结构对蔬菜秸秆还田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与闷棚前土壤相比,秸秆还田加菌剂显著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 58.25%、219.50%、34.59%和 101.70%.秸秆还田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使得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 9.17%,优势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 0.17%;但与闷棚前相比,闷棚使得优势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 8.29%.土壤的理化因子对所有样品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EC值>pH>水溶性有机碳>速效钾.设施蔬菜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并且秸秆还田添加腐熟菌剂处理增加更显著.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改变了真菌群落组成,但并没有增加病原菌的含量,植株生长过程中也没有病虫害发生,表明秸秆原位还田与闷棚相结合是科学的农艺措施.

  • 相关文献

[1]京郊露地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的农学效应研究. 刘本生,杨岩,孙钦平,李吉进,许俊香. 2018

[2]基于宏转录组研究蔬菜秸秆发酵体系细菌群落. 丁建莉,魏丹,金梁,李艳,李樵,吴凯. 2020

[3]卵孢小奥德蘑覆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秦文韬,赵娟,高琳,王守现,刘宇,乔广行.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