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玉发 1 ; 何中国 1 ; 李淑芳 2 ; 郭中校 1 ; 曲祥春 1 ; 刘洪欣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2.DUS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

关键词: 春小麦;产量;灰色关联度;主要性状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139-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给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3年全国春小麦区域试验中的东北早熟旱地组和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早熟组中,抗旱指数>单位穗数>生育日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晚熟组中,穗粒数>有效分蘖率>株高>单位穗数>生育日数>千粒重。

  • 相关文献

[1]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绿豆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郝曦煜,肖焕玉,王英杰,刘婷婷,马信飞,郭来春,梁杰. 2021

[2]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关联分析. 李玉发,梁军,窦忠玉,王佰众,张学军,刘洪欣,栾天浩,何中国. 2011

[3]叶面喷施硒肥对吉林省春小麦产量及籽粒富硒作用的影响. 曹庆军,张兆琴,杨粉团,孔凡丽,于洪浩,李贺,李刚,孙传波. 2020

[4]春小麦旗叶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李玉发,何中国,栾天浩. 2008

[5]同异分析法在粒用高粱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曲祥春,王鼐,石贵山,于淼,李海青,高悦,徐宁,陈冰嬬. 2021

[6]东北春大豆区不同年代审定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孙星邈,谢建国,郑海洋,郭梦瑶,赵雨轩,王曙明,张井勇. 2023

[7]生态因子对薄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于翠香,张海燕,安仕博,赵福顺,陈树良,张阳,徐海钰. 2024

[8]高粱杂交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李继洪. 2004

[9]铅胁迫对紫花苜蓿不同种质资源材料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GUO Qiang,郭强,WANG Yingzhe,王英哲. 2019

[10]热带亚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杂交F_1代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迅,朝格图,董海合,王芳,李秀辉. 2000

[11]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郭兴玉,陈金沅,张跃鹏,高山,王志锋,于洪柱. 2023

[12]晚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荆绍凌,孙志超,赵树仁,郭昕. 2006

[13]吉林省中熟玉米新品种分析评价与展望. 于明彦,岳尧海,许明学,刘爱华,刘广新. 2007

[14]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耿慧,王志锋,刘卓,金春花,庞建国,徐安凯. 2009

[15]吉林省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各性状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郭昕,赵树仁. 2006

[16]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于淑梅,耿慧,卢占江,李洪涛,庞建国. 2008

[17]16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李沛,王英哲,于澜,蔡回彩,张书赫,贾雪,刘永莉,徐博. 2024

[18]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花生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朱统国,王佰众,李晓伟,李玉发,何中国. 2017

[19]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郭昕,赵树仁. 2006

[20]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与品质. 郝曦煜,刘婷婷,王辉,冷静文,宫世航,刘伟,梁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