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下如何从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思考农业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肖兰 1 ; 鲁海菊 1 ; 崔昌华 1 ; 郑服丛 1 ; 谭施北 1 ; 习金根 1 ; 易克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元素;农业;土壤;植物;双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36 期

页码: 154-16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当前面临着两大世界级问题"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而这两大问题均有一个共通点——碳!那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有哪些呢?人类能否通过农作物及农事操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深入了解这其中的关联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从上述2个问题出发,从碳元素生态系统循环切入思考.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富碳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结果发现植物吸收和利用碳元素代表性成果如下:(1)植物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2)完善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增加植物通过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途径,即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碳可以从土壤到植物.(3)富含碳元素的肥料主要包括腐植质、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有机碳肥等.依据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中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小分子有机碳,农民可以通过农事操作增加耕地土壤中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相关文献

[1]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敖宁建,赖巧云. 2002

[2]"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地区环境介质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谭华东,王传咪,吕宝乾,武春媛. 2020

[3]信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刍议. 刘根深. 1998

[4]土壤元素背景值确定方法评述. Wang Deng-feng,王登峰,Wei Zhi-yuan. 2012

[5]植物CBF转录因子抗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静,王永,杨耀东,肖勇,夏薇,乔飞. 2014

[6]香根草在木薯地的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 黄洁. 2006

[7]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植物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 邓穗生,洪彩香. 2013

[8]海南植物疫霉菌种类鉴定. 贺春萍,曾会才,郑服丛,李锐. 2002

[9]植物低温信号的感知、转导与转录调控. 张融雪,张治礼,张执金,黄荣峰. 2009

[10]广东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种植潜力适宜性评价. 王芳,卓莉,覃新导,李少英,杨朝辉,黄鸿健. 2015

[11]植物小G蛋白基因ROP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孙佩光,苗红霞,徐碧玉,金志强. 2013

[12]海南植物新记录. 王清隆,程纹,王祝年,王建荣. 2011

[13]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刘辉,李德军,邓治. 2014

[14]海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对策. 高玲,龙开意,杨坤,张如莲. 2010

[15]纳米硅材料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德权,陆新华,胡玉林,李伟明,段雅捷,庞振才,胡会刚. 2019

[16]多胺与植物的抗逆性. 赵维峰,孙光明,李绍鹏,杨小环,李茂富,杨文秀. 2004

[17]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阮孟斌,彭明. 2011

[18]植物诱导抗虫性及其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莫圣书,王玉洁,赵冬香. 2011

[19]植物利用磷素的有效性研究进展. 杜育梅,刘国道. 2007

[20]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石鹏,王永,金龙飞,张大鹏,赵志浩,曹红星,雷新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