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滴灌条件下诱抗剂对向日葵列当田间防治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段锐 1 ; 石胜华 2 ; 杨旭 1 ; 包婷婷 1 ; 李昊宇 2 ; 刘志达 1 ; 张宇宽 1 ; 张之为 1 ; 杜磊 3 ; 赵君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2.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滴灌;植物诱抗剂;田间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28-134

摘要: 【目的】探究施用植物诱抗剂对田间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为综合防控列当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滴灌系统田间施用锦苗标靶、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及清水(CK),在4个不同调查时间点(7月20日、8月10日、8月15日、9月30日)调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固阳县的向日葵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研究两种植物诱抗剂对列当寄生向日葵生产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滴灌锦苗标靶,两地向日葵列当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2.95、6.27、3.97与1.11、4.99、4.08;两地向日葵株高和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39.15、36.97、20.66、22.50 cm,产量分别增加892.80、984.00 kg/hm2。滴灌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列当寄生程度在不同调查时间点与CK相比都显著增加(P<0.05),两地寄生程度分别增加5.71、3.77、1.91与1.36、14.12、13.03,向日葵各项生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锦苗标靶与甲壳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滴灌,两地列当寄生率和寄生程度与CK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寄生率分别降低79.60%、31.80%、19.00%与36.67%、81.00%、35.67%,寄生程度分别降低7.25%、9.69%、8.80%与1.33%、6.01%、5.61%;向日葵株高、花盘直径和产量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分别增加23.08、33.49与14.08、11.33 cm,花盘直径分别增加6.18、4.44 cm,产量分别增加796.80、835.20 kg/hm2。【结论】锦苗标靶和滴灌相结合能够作为一项措施整合到向日葵列当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中对列当进行有效防控。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向日葵列当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白全江,云晓鹏,高占明,徐利敏,李玉民,张红乐,杜磊,李笑硕. 2013

[2]抗除草剂新品种防除向日葵列当用药技术研究. 白全江,云晓鹏,杜磊,温埃清,李军,苏雅杰,杜超,葛童. 2018

[3]我国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云晓鹏,苏雅杰,杜磊,田晓燕,高红宇,张光,韩丽,白全江. 2021

[4]巴彦淖尔市黄灌区秋浇地水浸越冬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雅杰,杜磊,云晓鹏,白全江,田晓燕,葛童,杜超. 2020

[5]向日葵列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田晓燕,云晓鹏,杜磊,白全江,苏雅杰,高红宇,贺俊玲. 2020

[6]向日葵抗列当品种的田间鉴定与筛选. 杜磊,云晓鹏,白全江,苏雅杰,田晓燕,康文钦,张光,韩丽. 2021

[7]诱抗剂对向日葵抗性诱导的研究. 陶波,赵旭,杜磊,云晓鹏. 2022

[8]抗向日葵列当新品种新农1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苏雅杰,王喜春,云晓鹏,兰海波,杜磊,刘文明,张光,白全江. 2018

[9]山西省向日葵列当的寄主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张治家,白全江. 2011

[10]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列当诱捕作物的筛选. 苏雅杰,田晓燕,杜磊,白全江,刘志达,赵君,徐嘉俐,段小军,武占敏,云晓鹏. 2022

[11]优质向日葵种质资源抗山西不同区域向日葵列当研究. 张治家,白全江,曹丽霞,云小鹏,徐利敏. 2012

[12]赤峰地区滴灌条件下玉米最佳施肥效应研究. 张昊,郝春雷,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研,边丽梅,董喆. 2013

[13]滴灌条件下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栽培技术规程. 慈艳华,张昊,霍剑锋,孟繁盛,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董喆. 2017

[14]棉花覆膜滴灌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路战远,张建中,咸丰,杨建强,张向前,白海,程玉臣,柴绍忠,王定元,苏和. 2015

[15]马铃薯滴灌机械化节本增效规模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 刘富强,李文刚,刘羽,郝文胜,昊翔,李树生,张智芳,石晓华,马丽荣,雷利君,周彦波,高峰,曹春梅,谢锐,韩志刚. 2017

[16]黄河水滴灌技术试验简述. 卫志刚,张勇,菅志亮,周俊,张晓蒙,边学忠. 2018

[17]苗前滴灌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路战远,聂晶,崔艳,安昊,高宇,赵沛义. 2019

[18]马铃薯滴灌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模式. 刘富强,李文刚,杨钦忠,郝文胜,郭景山,曹春梅. 2014

[19]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覆膜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肥热的影响. 戚迎龙,史海滨,李瑞平,赵举,李彬,李敏. 2019

[20]滴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宣伊,师晶晶,张向前,杜香玉,步恒通,白东星,路战远,孟天天,王满秀,陈丽荣.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