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绪成 1 ; 于显枫 1 ; 马一凡 1 ; 侯慧芝 1 ; 王红丽 1 ; 方彦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半干旱区;播种时期;间作;阶段耗水;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干旱区研究
ISSN: 1001-4675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618-16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协调马铃薯与绿肥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是协同实现二者间作提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于2017—2018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布置定位试验,间作箭舌豌豆设计6月10日(PS1)、6月26日(PS2)和7月10日(PS3)3个播期,以马铃薯单作(P)为对照,测定土壤水分、生物量、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冠层温度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P相比,平水年(2017年)PS1降低了马铃薯花期120~160 cm土层和块茎膨大期20~4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PS2和PS3则增加了块茎膨大期140~200 cm、收获期0~8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间作提高了丰水年(2018年)土壤贮水量。平水年PS1花前耗水量最高,较PS3提高了15.7%;丰水年PS3最高,较PS1增加了17.9%,但均和P、PS2无显著差异;P的花后耗水量在平水年分别较PS1、PS2和PS3增加了70.9%、48.6%和32.0%;PS3的花后耗水量在丰水年分别较P、PS1和PS2增加了24.3%、23.1%和38.1%,均达到显著差异。PS2和PS3的地上生物量较P在2017和2018年分别增加了1.1%~12.4%和11.0%~13.2%,且PS3在平水年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平水年P和PS3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PS1和PS2;丰水年P、PS2和PS3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PS1。因此,半干旱区马铃薯间作的箭舌豌豆适宜播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在不降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并显著提高平水年马铃薯的WUE。
- 相关文献
[1]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2]不同生物有机复合肥施肥量对半干旱区马铃薯水分利用、产量及经济收益的影响. 张悦,马一凡. 2017
[3]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郭天文,谭雪莲,董博,曾骏. 2023
[4]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 2024
[5]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6]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马一凡,胡自治. 2005
[7]半干旱区党参地膜覆盖和立式深旋耕作的水分利用和产量效应.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雷康宁. 2021
[8]保水剂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朝巍,董博,郭天文. 2011
[9]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的水分敏感性研究. 王照霞,郭贤仕. 2005
[10]半干旱区膜上覆土穴播对春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文雄,柳娜,刘效华,张雪婷,王世红,袁俊秀,张绪成. 2016
[11]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赵鹏,常涛,张玉鑫. 2008
[12]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西瓜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白玉龙,薛亮,杜少平. 2015
[13]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红丽,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2020
[14]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15]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刘五喜,董博,张立功,苏忠太. 2018
[16]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 黄杰,刘文瑜,杨发荣,魏玉明,杨钊,秦春林. 2022
[17]干旱半干旱区谷子多点试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 何继红,刘天鹏,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9
[18]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19]氮肥减量下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吴科生,杨蕊菊. 2022
[20]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李伟绮.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旱作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方彦杰;罗峰;刘培旺;董博;朱永永;韩儆仁;谭伟军
关键词:旱作;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技术规程
-
旱作区立式深旋耕作下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垄沟比变化的响应
作者:尹嘉德;侯慧芝;方彦杰;马明生;柳燕兰;雷康宁
关键词: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垄沟比;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稳定性
-
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寒旱区地膜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风;王红丽
关键词: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耗水特征;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
-
9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兰州新区的适应性鉴定分析
作者:刘霞霞;雷康宁;王红丽;王昱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兰州新区;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物质;鉴定分析
-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立式深旋松耕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于显枫;张绪成;黄伟;雷康宁;缪平贵;方彦杰;马一凡;王红丽;侯慧芝;ZHANG Guoping
关键词:马铃薯;有机肥替代;阶段耗水量;化肥偏生产力;水肥利用效率;产量
-
白膜覆盖下增效氮肥对春玉米土壤质量、微生物代谢和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杨睿哲;杨泽;徐灵颖;张璟玥;王菊;张绪成;王红丽;李廷亮;王朝辉;李紫燕
关键词:覆膜;增效氮肥(EENFs);土壤质量(SQI);微生物代谢特征;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EMF)
-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娟宁;师丽丽;张海杰;徐靖岚;刘全亮;石建业;姚乔花;张绪成;韩儆仁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