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奇祥 1 ; 王振宇 1 ; 崔小伟 1 ; 郝俊杰 1 ; 杜学云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社旗县农技中心

关键词: 棉花;麦后移栽;麦棉套种;黄萎病;枯萎病;综合效益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0 年 39 卷 04 期

页码: 26-2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了棉花麦后移栽和麦棉套种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程度、棉花移栽管理用工、棉花产量、小麦产量、小麦机械化管理和用工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的差别。与麦棉套种相比,麦后移栽棉由于避开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适发期,枯萎病、黄萎病显著减轻,未造成明显危害。麦棉套种改为麦后移栽,小麦面积增加40%左右,产量提高36.32%,而且小麦的播种、管理和收获都利于机械化操作,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棉花麦后移栽比麦棉套种的综合效益提高4 795.5元/hm2,因此认为,棉花麦后移栽是适宜长江流域棉区南襄亚区大面积推广的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措施。

  • 相关文献

[1]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两种方式的比较效益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 2010

[2]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栾德印,刘连良,姚化生. 2010

[3]棉花麦后移栽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郝西. 2013

[4]棉花套播最优栽培模式研究. 孙书安,信愉平,孟菊茹. 1993

[5]杂交棉人工制种不同授粉方法的效益分析. 焦宏廷,孔景萍,毛建平,路凤银,房卫平,孙文喜,谭均民. 2007

[6]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7]棉花黄萎病菌与品种互作的格局分析. 吴元奇,房卫平,胡秉民. 2009

[8]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唐中杰. 2003

[9]棉花黄萎病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体内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汪红,刘辉,袁红霞,王烨,李洪连. 2001

[10]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胡雨薇,郝俊杰,贾新合,马奇祥,崔小伟,高俊山,李宾,郭利娟,王庆东. 2012

[11]甸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新种质豫2067. 房卫平,王家典. 1998

[12]河南省麦套杂交春棉生产技术规程. 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贺桂仁,李伶俐,张东林. 2008

[13]麦棉套种形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刘佩霞,祝洁. 2000

[14]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豫棉21号的选育.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马惠平. 2000

[15]瑟伯氏棉TIR-NBS-LRR类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杨晓杰,赵付安,唐中杰,李武,赵元明,谢德意,房卫平. 2013

[16]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王振宇,马奇祥,杨修身,刘佳中,牛郑花. 2002

[17]不同土壤处理对西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刘喜存,王文英,董彦琪,赵卫星. 2013

[18]瓜类作物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袁红霞. 2001

[19]瓜类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袁红霞. 2001

[20]芝麻营养生长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苗红梅,常淑娴,张海洋,黄进勇,段迎辉,曲文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