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永生 1 ; 方永丰 1 ; 李玥 2 ; 张同祯 1 ; 慕平 1 ; 王芳 1 ; 彭云玲 1 ; 王威 1 ; 张金文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667-6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植物抗氧化系统的重要成员,在初生代谢、次生代谢、细胞信号转导及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Gen Bank中公布的玉米谷胱甘肽-S-转移酶23基因(ZmGST23)m R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NM_001111524)为依据,采用RT-PCR方法从玉米(Zea mays)自交系F83中克隆得到ZmGST23基因66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22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4.84 k D,理论等电点为5.68。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GSTs所特有的N端及C端结构域,并含有典型的G位点及H位点,属于Tau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mGST23编码蛋白与高粱(Sorghum bicolor)GS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且在不同物种间存在明显的种属特性。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ZmGST23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多个响应逆境及植物激素的作用元件,包括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响应元件、生长素(auxin,IAA)响应元件、赤霉素(gibberellin,GA)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防御及逆境响应元件以及干旱诱导的MYB转录因子(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MYB)结合位点。胁迫诱导表达分析表明,ZmGST23的表达显著受干旱脱水、水涝、盐、ABA、IAA、GA、低温及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的诱导。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ZmGST23基因在幼芽和成熟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幼根、花丝、苞叶、雌穗及雄穗中表达量较低,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将ZmGST23基因片段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ASY-E1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用0.5 mmol/L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1~4 h后获得30 k D的诱导蛋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进行玉米抗性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2]玉米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ZmEIL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李永生,祁旭升. 2023
[3]多胺氧化酶(PAO)调控光诱导玉米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 张同祯,李永生,李玥,姚海梅,赵娟,王婵,赵阳,王汉宁,方永丰. 2016
[4]拟南芥AtNHX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组织定位分析. 李静雯,厚毅清,陈军,朱天地. 2019
[5]胡麻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2)基因的表达分析. 李闻娟. 2018
[6]亚麻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齐燕妮,李闻娟,赵丽蓉,李雯,王利民,谢亚萍,赵玮,党照,张建平. 2023
[7]白菜型冬油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曾秀存,孙万仓,方彦,刘自刚,董云,孙佳,武军艳,张鹏飞,史鹏辉. 2013
[8]亚麻DM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李雯,赵丽蓉,张建平,刘自刚,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 2023
[9]亚麻PLA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赵丽蓉,李雯,王利民,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党照,赵玮,张建平. 2023
[10]拟南芥AtNHX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立光,陈军,李静雯. 2019
[11]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英文).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12]芸芥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EsXTH1的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姣荣,方彦,孙万仓,令利军,姜海杨. 2013
[13]半夏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氨基酸序列初步分析. 张正英. 2012
[14]梨小食心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霍楠,胡军,孙江,吕品,王苑馨,杨军,罗进仓,贾栋. 2024
[15]桃Pp4CL2基因的克隆及抗寒功能验证. 李小兰,郝兰兰,张帆,王鸿. 2022
[16]利用BSA-Seq方法快速定位作物农艺性状QTL/基因概述. 周文期,刘忠祥,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杨彦忠,连晓荣,李永生. 2022
[17]灰葡萄孢菌诱导的百合转录辅激活因子LlMBF1a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曹兴,张秀省,侯栋,隋娟娟,穆红梅,高祥斌,吕福堂,郭尚敬,王桂清. 2018
[18]基因工程改变花卉植物花色的研究. 王玉萍,张峰,支小刚. 2002
[19]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研究. 罗进仓,陈家章,吴海霞. 2001
[20]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王红梅;祁旭升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蛭石法;发芽床;蛭石湿度;PEG-6000浓度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选育报告
作者: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王红梅;杨显凤;吴文杰;苟作旺;祁旭升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