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越冬期体色变异红罗非鱼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兰梅 1 ; 朱文彬 1 ; 傅建军 1 ; 罗明坤 1 ; 董在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罗非鱼;越冬;体色变黑;microRNA (miRNA)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6-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的分子机制,实验构建了其2种体色(正常粉红体色和变黑体色)皮肤组织的小RNA文库,每组4个重复,组装后平均每组分别获得12 190 544和11 891 890条过滤后的读长(clean reads),获得miRNA成熟序列669个,其中337个是已知的miRNAs。鉴定出越冬期变黑体色相对于正常粉红体色鱼的差异表达miRNAs 26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15个,且12个为已知的miRNAs,可能在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富集分析发现了大量代谢和体色调控相关的通路。研究表明,红罗非鱼越冬期的体色变异可能是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形成的,与代谢相关的调控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析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的影响. 王兰梅,宋飞彪,朱文彬,董娟娟,傅建军,董在杰. 2018

[2]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红罗非鱼各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沉积率的影响. 公翠萍,朱文彬,刘浩亮,梁政远,董在杰. 2014

[3]虎杖对注射无乳链球菌红罗非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敬小军,孔欣茹,华皓坤,刘婷燕,安树伟,顾玲玲. 2023

[4]饲料中添加竹炭对红罗非鱼幼鱼肌肉脂肪酸组分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唐丹,苏胜彦,朱文彬,王兰梅,宋飞彪,董娟娟,张丹,董在杰. 2019

[5]黄花水龙种植对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 郑尧,裘丽萍,周旻玥,孙旋辉,孟顺龙,胡庚东,陈家长. 2021

[6]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红罗非鱼低温体色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徐鸿飞,陈诏,黄彩林,袁宗伟,赵何勇,李华,杨宾兰,周大颜,苏换换,朱华平. 2021

[7]基于肠转录组学探究NaHCO3碱度胁迫下红罗非鱼应激响应与耐受机制. 陶易凡,曹巍,华吉祥,李祖辰,姜冰洁,张会昆,马雪彬,路思琪,强俊. 2024

[8]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大规格松浦镜鲤越冬后体质量损失、体成分、抗氧化及蛋白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范泽,吴迪,李晨辉,张圆圆,李晋南,王连生. 2021

[9]人工繁殖大洋河刀鲚幼鱼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研究. 李忠红,李耕,李爽,姜志强,孙述好. 2018

[10]黄河鲤越冬前后的生长特点分析. 张成锋,苏胜彦,朱健,朱文彬,董在杰. 2013

[11]福瑞鲤选育家系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分析. 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苏胜彦,傅建军,阎明信,刘念. 2017

[12]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规格松浦镜鲤越冬前后体质量损失、体成分及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范泽,李晋南,张圆圆,吴迪,王连生. 2022

[13]人工生态条件下鲥鱼保种越冬的试验研究. 王汉平,陈大庆,钟鸣远,邱顺林,黄木桂,麦家柏,张邦杰. 1993

[14]广东省主要水系罗非鱼的建群状况. 顾党恩,牟希东,罗渡,李莹莹,杨叶欣,徐猛,胡隐昌. 2012

[15]冬季大别山不同生境的绿太阳鱼肌肉营养组成对比. 万安,谢骏,李志斐,王广军,张晓可,李玉呈,彭芳珍. 2018

[16]北方寒地池养大鳞鲤生长和越冬成活. 徐伟,耿龙武,李池陶,佟广香,刘晓勇,张勇旺. 2012

[17]黄鲷Taius tumifrons(Temminck of Schlegel)的驯养及越冬技术探讨. 夏连军,施兆鸿,王建钢,赵荣兴,祝世军,洪志翔,王海平. 2002

[18]北方寒地池养大鳞鲃生长和越冬成活. 徐伟,耿龙武,李池陶,佟广香,刘晓勇,张勇旺. 2012

[19]投喂水平对快速生长转基因鲤能量分配与越冬的影响. 朱挺兵,张堂林,胡炜,汪亚平,朱作言. 2017

[20]金乌贼人工越冬养殖技术. 孙建明,刘长琳,庄志猛,贾文平,刘克奉,陈四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