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森 1 ; 刘丰静 1 ; 王定锋 1 ; 高香凤 1 ; 李慧玲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农药;有机茶园;茶蚜;茶黄蓟马;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2-15
摘要: 茶蚜和茶黄蓟马近年来成为闽东部分高山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茶蚜主要发生在4~6月份和9~10月份,为害春茶和秋茶;茶黄蓟马主要发生在7月份以后,为害暑茶和秋茶。试验结果表明:绿土地一号800倍、绿浪800倍和除虫菊素800倍,药后7d对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15%、93.67%、88.44%和76.80%、73.66%、69.58%。
- 相关文献
[1]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 高香凤,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 2010
[2]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3]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4]清源保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卷叶蛾试验. 刘丰静,吴光远,曾明森. 2009
[5]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 GAO Xiangfeng,高香凤,CHEN Changsong,陈常颂,WANG Qinsen. 2014
[6]茶黄蓟马在茶梢上的分布调查研究初报. 李慧玲,王庆森,王定锋,刘丰静,曾明森,吴光远. 2013
[7]茶蚜的寄主定向行为研究. 林海清,黄爱萍,柯文辉,张梅,翁志辉. 2013
[8]茶蚜对乌龙茶种质资源的选择性. 高香凤,王庆森,陈常颂. 2012
[9]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 高香凤,李慧玲. 2014
[10]茶蚜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李慧玲,吴光远,王定锋,张辉,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2014
[11]绿颖乳油防治有机茶园茶橙瘿螨的效果. 黄耀洲,王庆森. 2009
[12]“三炬”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茶园肥效试验初探. 韩海东,王俊宏,林克明,林永生,李振武. 2016
[13]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余素红. 2008
[14]有机幼龄茶园生态抑草技术集成初报. 刘新永,谢荣富,熊成华,张莉. 2023
[15]种植模式和坡位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尤志明,翁伯琦,俞晓敏,杨贞标. 2022
[16]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梅志坚. 2005
[17]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研究. 王庆森,黄建,高香凤. 2010
[18]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研究. 王庆森,黄建,高香凤. 2009
[19]5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林霜霜,邱珊莲,郑开斌,张少华,吴维坚,鞠玉栋,李珊珊,杨敏,郑菲艳,黄惠明. 2017
[20]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 赵建伟,李建宇,田厚军,刘其全,邱良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茚虫威对灰茶尺蠖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
作者:刘丰静;李慧玲
关键词:茚虫威;灰茶尺蠖;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
平沙绿僵菌与13种茶园常用农药相容性研究
作者:李慧玲;刘丰静;李良德;王定锋
关键词:平沙绿僵菌;农药;相容性;茶园
-
灰茶尺蠖CYP4G15基因克隆分析及对茚虫威胁迫的表达响应
作者:刘丰静;李金玉;李慧玲;张辉;王定锋;李良德
关键词:灰茶尺蠖;茚虫威;细胞色素P450
-
茶园间作艾蒿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辉;李慧玲;王定锋;李金玉;李良德;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关键词:艾蒿;茶树;间作;生态调控
-
茶树新梢中香叶醇樱草糖苷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王让剑;杨军;张力岚;高香凤
关键词:茶树;香叶醇樱草糖苷;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候选基因
-
白僵菌颗粒剂对土壤中茶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慧玲;刘丰静;张辉;李良德;李金玉;王定锋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白僵菌;生物防治
-
茶园抗性与敏感种群茶小绿叶蝉的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李良德;刘丰静;李慧玲;李金玉;王定锋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抗性种群;敏感种群;蛋白质组学;解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