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紫鞘病病原及其侵染規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超然 1 ; 吳汉章 1 ; 汪智渊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1986 年 04 期

页码:

摘要: 水稻紫鞘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生产上的一个新问题,发生面广,为害较重。经1978~1984年的研究,找到了引起紫鞘的病原茵是Acrocylindrium oryzae。带菌种子是本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保存在干燥状态下的病稻草也有传病作用,稻田后期的某些虫、螨,可以传播病菌。紫鞘病病原菌的主要侵染方式是系统侵染。水稻孕穗期喷雾接菌,也能形成紫鞘,但注射法伤口接种时,大多形成虎纹斑烂鞘。因此,紫鞘是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又一种典型症状。病菌生长与产生孢子的适温为25~30℃。孕穗期接菌,其潜育期:30℃为1天,25~28℃为2天,23℃为3天,19℃为4天。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