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谷子MDH基因非生物逆境响应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晋锋 1 ; 杜艳伟 1 ; 余爱丽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谷子;苹果酸脱氢酶(MDH);基因;非生物逆境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2152-2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谷子MDH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得到2个谷子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基因SiMDH1、SiMDH2,并对SiMDH1和SiMDH2的编码蛋白特征、基因结构、功能、进化等性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预测,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了SiMDH1和SiMDH2在苗期不同逆境及关键生育期干旱胁迫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表达.蛋白特征参数和序列分析表明,SiMDH1和SiMDH2蛋白特征参数相似度很高,序列非常保守,都含有MDH基因的特征功能域苹果酸酶NAD结合域和苹果酸酶C端功能域.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SiMDH1和SiMDH2主要定位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线粒体.启动子区域顺式元件分析发现,在SiMDH1和SiMDH2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光应答、激素类和其他类应答元件.苗期逆境qPCR表达谱分析发现,SiMDH1和SiMDH2受脱落酸(ABA)、聚乙二醇(PEG)、高盐和低温不同程度诱导,揭示SiMDH1和SiMDH2参与了谷子苗期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进一步分析发现,SiMDH1和SiMDH2参与了谷子在拔节、抽穗、灌浆期的干旱应答,而光照强度会显著影响SiMDH1和SiMDH2基因在不同生育期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MDH逆境应答机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善作物抗逆性提供了试验和理论支持.

  • 相关文献

[1]谷子CIPK基因(Seita.5G145900)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赵晋锋,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余爱丽. 2020

[2]谷子NADP-ME的鉴定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 赵晋锋,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王振华,成凯,王玉文,余爱丽. 2019

[3]谷子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SiPPDK1)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阎晓光,王振华,王玉文,余爱丽,赵晋锋. 2021

[4]谷子PEPC基因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特性. 赵晋锋,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赵根有,王振华,王玉文,余爱丽. 2020

[5]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史琴香. 2010

[6]植物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张建华,姬虎太,张定一,王敏,曹勇. 2012

[7]谷子(粟)蛋白质品质及其优化栽培. 马建萍,古兆明,古世禄,吕建珍. 2009

[8]烯效唑对谷子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马建萍,古世禄,独俊娥,刘子坚. 1999

[9]发挥优质谷子品种优势,走区域经济品牌战略之路. 武新艳,武毓常. 2002

[10]不同措施对谷子(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古世禄,马建萍,郭志利,得俊娥. 1999

[11]化控间苗谷种栽培技术研究. 王节之,郝晓芬,王根全,王晓宇,王潞英. 2009

[12]春谷抗旱备种保全苗技术. 马建萍,独俊娥,刘晓东,吕建珍. 2009

[13]谷子杂交种免(少)间苗技术研究. 樊修武,黄学芳,池宝亮,黄明镜,张冬梅. 2012

[14]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进展. 王玉文. 2004

[15]我国西北区谷子品种(系)不同生态类型农艺性状分析. 郭二虎. 2004

[16]谷子新品种晋谷27号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郭二虎. 2004

[17]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应用研究. 王玉文. 2004

[18]谷子化控间苗技术配套栽培模式. 郝晓芬. 2004

[19]谷子无融合生殖系SMA-1无融合生殖特性研究. 张福耀. 2004

[20]谷子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抗性的深入研究. 温琪汾.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