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芝麻枯萎病害条件下籽粒及其制油品质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其超 1 ; 苗红梅 1 ; 汪学德 1 ; 张海洋 1 ; 袁青丽 1 ; 李海玲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关键词: 芝麻;枯萎病;籽粒;芝麻油;品质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70-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芝麻枯萎病害对芝麻籽粒品质及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以不同枯萎病害程度(0级、1级、2级、3级)下收获的3个白芝麻品种(4816、P12-0、P21)籽粒为材料,对芝麻籽粒外观品质、营养组分、微量成分以及芝麻油品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害下,3个品种籽粒的千粒质量降幅为1. 90%~38. 49%,明度指数L值降幅为0. 35%~7. 02%,3个品种ΔE随病害程度提高逐渐增加,分别为0. 59~3. 10、2. 24~4. 29、0. 52~4. 14;与0级相比,1—3级枯萎病害程度下,芝麻籽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变化幅度为-1. 28%~1. 61%和0. 54%~5. 08%,脂肪酸及氨基酸组分含量总体变化不大;芝麻籽粒灰分含量与枯萎病害等级呈正相关,3个品种3级病害籽粒灰分含量较0级分别提高了16. 04%、12. 05%、19. 21%。3个品种3级病害芝麻籽粒所制芝麻油酸价与0级相比变化显著,均呈现升高趋势,分别为5. 39、6. 80、3. 07 mg/g,且均超出GB 8223—1987标准中1级芝麻油酸价标准(3 mg/g)。3级病害下,3个品种芝麻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化不大,幅度分别为-0. 68%~0. 80%和0. 68%~5. 87%。芝麻油中主要抗氧化成分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在3级病害时呈无规律变化。表明枯萎病害影响芝麻籽粒的外观品质和灰分积累,同时对酸价的影响也不利于高质量芝麻油的生产与储存。

  • 相关文献

[1]渍害胁迫对芝麻籽粒及制油品质的影响. 袁青丽,张海洋,苗红梅,段迎辉,魏其超,汪学德. 2018

[2]芝麻和芝麻油的抗氧化活性. 黄纪念,宋国辉,孙强. 2009

[3]芝麻加工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国治,张富重,黄纪念. 2020

[4]高温焙炒对芝麻及芝麻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赵赛茹,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艾志录. 2016

[5]芝麻营养生长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苗红梅,常淑娴,张海洋,黄进勇,段迎辉,曲文文. 2020

[6]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室内鉴定方法. 仇存璞,张海洋,常淑娴,魏利斌,苗红梅. 2014

[7]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效果初步研究. 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赵辉,何碧珀,闫文庆,申桐,王婧,刘红彦. 2024

[8]芝麻品种资源抗枯萎病鉴定. 董朱霞,杨永东,薛香云,杨修身,靳秀兰. 1990

[9]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 苏银玲,苗红梅,魏利斌,张海洋. 2012

[10]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 2014

[11]打顶对芝麻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李春明,张仙美. 2011

[12]黑、白芝麻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贾斌,王允,尹海燕,尚兵,潘向磊,王会锋,李淑芳,刘冬梅,魏红,冯书惠,刘继红. 2020

[13]豫芝11号芝麻综合特性分析. 张体德,张海洋,卫双玲,郑永战,张志,王志红. 2003

[14]河南省芝麻育种成果回顾与展望. 张体德,王保勤,杜振伟,梅鸿献,刘艳阳,郑永战. 2017

[15]芝麻杂交新品种郑杂芝H03综合分析. 张体德,郑永战,梅鸿献,张海洋,卫双玲,张志. 2004

[16]芝麻不同部位蒴果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品质表现.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李春明,李丰,梅鸿献. 2013

[17]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芝麻油和芝麻香精的挥发性成分. 秦早,杨冉,高桂园,黄纪念,陈晓岚,屈凌波. 2012

[18]芝麻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王倩,黄纪念,宋国辉,孙强,艾志录. 2014

[19]芝麻油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张国治,韩宝丽,黄纪念,郭宁. 2011

[20]芝麻油中芝麻酚的提取分离. 黄纪念,徐占辉,侯安庭.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