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瓜褐斑病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惠哲 1 ; 李淑菊 1 ; 管炜 1 ;

作者机构: 1.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

关键词: 黄瓜;褐斑病;抗源鉴定;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0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24-25

摘要: 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对34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褐斑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5份高度抗褐斑病资源、2份抗病资源、3份中抗资源,其余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资源。鉴定结果说明现有黄瓜种质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黄瓜褐斑病抗性基因。通过对高抗/高感亲本杂交F1、F2代及回交世代的抗病性分离观察表明,符合孟德尔的1∶2∶1和1∶1的分离规律,认为抗病性由1对单隐性基因控制,感病相对于抗病为不完全显性。研究结果对黄瓜抗褐斑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王惠哲,李淑菊. 2010

[2]黄瓜种质材料抗褐斑病鉴定. 杨森,王惠哲,李波. 2009

[3]黄瓜霜霉病、角斑病及褐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刘春艳,霍建飞,郝永娟,王万立. 2010

[4]黄瓜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黑星病苗期抗源材料筛选试验.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3

[5]EST-SSR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黄瓜种质褐斑病抗性. 付海朋,魏杰,李淑菊,杨瑞环,管炜,王惠哲. 2012

[6]西瓜强雌性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 张秦英,刘军伟,刘莉,焦定量,郭富常,郭敏. 2009

[7]番茄果实耐贮性的遗传分析. 张要武,薛俊,金凤媚,刘仲齐. 2005

[8]芹菜部分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分析. 靳力争,高国训,鲁福成,张学东. 2010

[9]CIMMYT抗条锈小麦种质CI-66和CI-7抗性遗传研究及其利用. 刘仲齐,饶世达,张顒,杨武云,郑有良. 2007

[10]生物土壤添加剂对黄瓜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郝永娟,霍建飞,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10

[11]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Wang Huizhe,王惠哲,Li Shuju,李淑菊,Yang Ruihuan,杨瑞环. 2015

[1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程进行转录组分析. 姚尧,杜胜利,魏爱民,韩毅科,刘楠,陈正武. 2015

[13]生物土壤添加剂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机制初探. 郝永娟,魏军,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07

[14]成熟度和后熟对黄瓜种子发育及果实内发芽的影响. 庞金安,马德华,霍振荣,李淑菊. 2000

[15]黄瓜主要种质对棒孢叶斑病抗性鉴定. 高苇,王勇,郝永娟,张春祥,刘春艳. 2014

[16]露地华南型黄瓜新品种津优20-11的选育. 李加旺,张文珠,李愚鹤. 2009

[17]耐热黄瓜新品种‘津优4号’. 马德华,霍振荣,李淑菊,庞金安. 2000

[18]黄瓜CMV复制酶基因相对表达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王军辉,张桂华,杜胜利,王永琦,张显. 2010

[19]黄瓜杂交一代纯度鉴定研究进展. 庞金安,马德华,霍振荣. 2000

[20]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出苗、抗病及产量的影响. 孙玉河,管炜,王全,李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