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土壤系统综合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水清 1 ; 黄绍敏 1 ; 聂胜委 1 ; 郭斗斗 1 ; 程秀洲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省潢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185-1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与短期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室内化验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了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交换性钾含量,分别提高24.8%、14.3%、7.8%和24.8%;而对小麦增产效果并不显著。4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免耕、浅耕相比旋耕、深耕,提高小麦穗数15.0%~32.2%,提高穗粒数2.6%~12.6%,但4种处理间小麦千粒重及籽粒产量效果无显著差异;免耕、浅耕较旋耕、深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苗期和灌浆期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并显著提高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免耕与浅耕是较为适宜河南省小麦生产及土壤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 相关文献

[1]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钾素吸收及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 2014

[2]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3]牛粪堆肥替代20%化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聂胜委,许纪东,张巧萍,张浩光,张玉亭. 2020

[4]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 刘爱芝,王晓军,武予清,李素娟,李巧丝. 2003

[5]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下移及有效磷生态阈值的研究. 张珂珂,黄绍敏,郭斗斗,宋晓,岳克,张水清,黄晨晨. 2020

[6]豫南稻区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水稻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孙克刚,李丙奇,杜君,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6

[7]减氮配施腐植酸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灿华,袁天佑,闫军营,孟繁华,孙笑梅,张水清. 2020

[8]豫东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实践效果. 余泳昌,鲁传涛,冯春丽,刘清民. 2005

[9]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10]烤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效应研究. 张翔,范艺宽,毛家伟,桂炎伟,陈启龙,李文勋. 2010

[11]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冯浩. 2017

[12]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13]保护性耕作制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研究──以南方稻田为例. 李向东,陈源泉,高旺盛,季淑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