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苏北地区不同暂养阶段雄性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春 1 ; 单金峰 1 ; 周翰林 1 ; 王信海 1 ;

作者机构: 1.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越冬暂养;生长性能;营养品质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870-18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暂养时长对苏北地区雄性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18.10±1.35) g的健康雄性中华绒螯蟹进行室外网箱越冬暂养,试验周期为90 d,每30 d采样1次,每次采样随机选取36只体格完整的试验蟹(每个网箱6只),检测生长指标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以暂养前(0 d)为对照,1~30 d为暂养第1阶段,31~60 d为暂养第2阶段,61~90 d为暂养第3阶段。结果显示:1)不同暂养时长试验蟹的体质量和出肉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试验蟹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存活率以及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第3暂养阶段试验蟹的总可食率和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和第1、2暂养阶段(P<0.05)。相比于对照,第2、3暂养阶段试验蟹的性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第3暂养阶段试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3)相比于对照,各暂养阶段试验蟹三大可食组织(肝胰腺、性腺、肌肉)中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和氨基酸总量(ΣTAA)均降低。4)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试验蟹三大可食组织中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饱和脂肪酸总量(ΣSFA)逐渐下降。5)第2暂养阶段试验蟹肝胰腺和肌肉中ΣPUFA和EPA+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第1、2暂养阶段雄蟹存在营养流失现象,但营养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第3暂养阶段雄蟹的生长性能和营养品质下降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雄蟹暂养时长不要超过60 d。

  • 相关文献

[1]低聚壳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干,张瑞强,令狐克川,周维仁,姜滢,周岩民. 2020

[2]生物絮团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免疫力、营养品质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吴春,王宣朋,张高伟,王信海. 2023

[3]中华绒螯蟹家系规模化构建初探. 邓燕飞,夏爱军,潘建林,李跃华,柏如发,朱清顺. 2017

[4]螺蛳替代商品饲料比例对中华绒螯蟹产量和水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施林林,周新伟,金梅娟. 2015

[5]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来源蟹种周年生长研究. 赵沐子,许志强,丁淑燕,陈乙荣,郭礼中,葛家春. 2015

[6]中华绒螯蟹营养生理学研究进展. 孙金秋,徐莞媛,高焕,阎斌伦. 2018

[7]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池塘细菌群落分析. 徐宇,邓燕飞,杨志强,葛家春,杨鸢劼. 2019

[8]小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抗逆能力的影响. 罗克勇. 2008

[9]中华绒螯蟹的低剂量中子刺激生长研究.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彭张记. 2006

[10]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 朱泽远,杨杰,施用晖,乐国伟. 2007

[11]高效中华绒蟹微卫星文库的构建及其七个位点的特征分析. 朱泽远,顾洪如,施用晖,乐国伟. 2008

[12]低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抗病性的作用.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 2006

[13]南粳9108水稻-中华绒螯蟹共作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与生长动态分析. 王伟,顾海龙,胡中泽,王显,冯亚明,张培通,焦庆清. 2017

[14]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蟹塘水质受投喂量影响的关系分析. 金晶,毛星,戴红君,刘杨,任妮. 2022

[15]中华绒螯蟹套养2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 王信海,姜爱兰,丁辰龙,叶建勇,蔺玉华. 2016

[16]中华绒螯蟹数量和规格的计算机识别. 张云,杨宏伟,刘梅林,罗克勇. 2005

[17]小剂量中子刺激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生长效应.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 2008

[18]象草不同株系对短日照的敏感性及种间杂交研究. 丁成龙,顾洪如,许能祥,张建丽. 2009

[19]气调贮藏对金针菜外观色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佳佳,王毓宁,隋思瑶,陆皓茜,吴彤东,李鹏霞. 2017

[20]西洋南瓜选育初报. 秦文斌,黄海溶,涂安君,戴忠良,张振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