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华 1 ; 穆婷婷 2 ; 刘鑫 2 ; 李会霞 2 ; 田岗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谷子;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6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测定4个谷子不育系的育种应用潜力,将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对其杂种F1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配合力分析,新选育不育系Y1A、Y2A一般配合力都一般,Y1A有利于选配大穗杂交谷子,Y2A则有利于选配矮秆、子粒饱满的杂交谷子;当地常用的2个不育系张1A、晋1A中,晋1A的一般配合力明显好于张1A,说明晋1A更适合于谷子中晚熟种植区。4个不育系所组配的20个组合中杂种优势不明显,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晋1A所组配的组合综合性状几乎都最优,组合晋1A×沧239产量最高;Y1A、Y2A和张1A所配组合综合性状高低各不相同。产量前3的组合分别为晋1A×沧239、Y2A×衡优17和张1A×朝阳谷子。分析表明,要想有强优势组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亲本,亲本间还要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 相关文献
[1]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杨六六,李朋波,曹美莲,曹彩荣,吴翠翠,刘惠民. 2012
[2]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 王向东,高根来,张风琴. 2001
[3]12个外来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种质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 王建军,雍洪军,张晓聪,李明顺,张德贵,白丽,高志强,张世煌,李新海. 2012
[4]对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 2011
[5]谷子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李会霞,王宏丽. 2019
[6]谷子不育系及杂交种再生植株性状的表现. 白建荣,杜竹铭,周国玉. 1992
[7]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8]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苏东涛,郑植尹,郑向阳,刘永忠. 2016
[9]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10]优质糯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的选育. 周福平,柳青山,张一中,张晓娟,邵强. 2021
[11]影响壁蜂网室内棉花不育系授粉的因素. 吴翠翠,李朋波,夏芝,侯保国,杨六六,潘转霞,曹彩荣,丁霄,兰刚. 2020
[12]网室内熊蜂、蜜蜂和壁蜂在棉花不育系制种中的比较. 吴翠翠,李朋波,夏芝,侯保国,杨六六,潘转霞,曹彩荣,丁霄. 2020
[13]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阳,赵威军,张福耀,程庆军,常玉卉,邵荣峰,王花云. 2010
[14]小麦“临型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孙宝丰,许钢垣,景蕊莲. 1988
[15]优质糯高粱晋糯1号选育报告. 梁笃,李团银,柳青山,闫凤霞,段冰,郭琦,李童,张晋. 2011
[16]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李团银,李三棉,仪治本,柳青山,赵素萍,高儒萍. 1993
[17]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郭睿,范国华. 2016
[18]小麦蓝粒两用系的研究. 行翠平,安林利,韩东翠,史民芳. 2009
[19]高粱航天诱变后代的观察与分析. 王呈祥,白志良,王良群,杨伟,刘勇. 2005
[20]饲草高粱部分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聚类分析. 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吕鑫,李慧明,杨婷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志华;穆婷婷;杨金慧;高翔
关键词:糜子;多效唑;矮壮素;抗倒性;倒伏指数
-
春谷登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评价
作者:李志华;穆婷婷;李爱军
关键词: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品质
-
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田岗;刘鑫;李会霞;王玉文;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成锴;王振华;刘红
关键词:谷子;干物质量;产量
-
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苗期根和叶的相关关系分析
作者:郑向阳;李会霞;田岗;刘鑫;王国平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交种;苗期;根叶关系
-
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作者:李会霞;田岗;王玉文;刘鑫;刘红
关键词:谷子;亲本;杂交种;遗传相关性
-
种植密度对晋谷56号谷子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鑫;王枫叶;成锴;王振华;刘红;田岗;李会霞;王玉文
关键词:谷子;晋谷56号;种植密度;产量
-
谷子萌发吸水期关键代谢途径的筛选与分析
作者:余爱丽;赵晋锋;成锴;王振华;张鹏;刘鑫;田岗;赵太存;王玉文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吸水期;转录物组分析;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