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氟啶脲的抗性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珍娣 1 ; 冯夏 1 ; 包华理 1 ; 李振宇 1 ; 林庆胜 1 ; 周小毛 1 ; 尹飞 1 ; 陈焕瑜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菜蛾;种植模式;氟啶脲;抗性监测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2 期

页码: 292-2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种植模式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对氟啶脲(Chlorfluazuron)的抗性动态,旨在为该药剂的田间抗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抗性监测技术规程"(NY/T 2360-2013)进行。【结果】与敏感种群相比,不同监测点小菜蛾种群由于地理位置、种植模式、用药习惯等的不同,对氟啶脲的抗性表现出地区差异和年度间差异。小户型连年种植模式的广东广州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该药剂抗性相对最高,以中等及以上抗性水平为主,最高抗性比(RR值)为437.58;而规模化连年种植模式的广东惠州地区小菜蛾种群对该药剂的抗性仅次于广东广州地区,也以中等及以上抗性水平为主,最高RR值为337.18;小户型连年种植为主的连州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氟啶脲的抗性动态与广东惠州地区的非常相似,抗性水平比广东广州地区和广东惠州地区稍轻;山区小户型多样化种植模式的广西柳州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该药剂的抗性相对最低,以低水平抗性为主,最高RR值仅为23.24。但4个抗性监测点也存在抗性发展大趋势基本一致的共同点。具体表现在4个监测点小菜蛾种群对该药剂的抗性在2008年均为中等以上抗性水平,随后通过调整了用药策略,多数地区2009—2011年抗性下降至低水平(RR值小于10)。2012年随着田间防治压力的上升,氟啶脲用药量和用药频次再次增加,造成多数地区抗性再次上升至中等及以上水平,并持续到2014年。【结论】小菜蛾对氟啶脲的抗性田间稳定性不高,停用或过度依赖该药剂一段时间,抗性即出现下降或上升,基本与用药情况、频次和强度等呈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 2011

[2]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侯有明,何余容,李建洪,谢圣华,章金明,符伟,马春森. 2011

[3]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华红霞,何予卿,杨长举,翟保平. 2011

[4]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3种种植模式的响应研究. 徐培智,解开治,李康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 2012

[5]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解开治,徐培智,李康活,周少川,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 2009

[6]不同耕作制度下烟粉虱成虫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比较. 张万里,尹飞,陈焕瑜,李振宇,冯夏,林庆胜. 2019

[7]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何浩,伍龙梅,黄庆,邹积祥,何瑞毓,黄海鹏,王天平,林鸿生. 2021

[8]"双季稻+"种植模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的SWOT分析及对策. 何浩,黄庆,伍龙梅,张彬,何瑞毓,黄海鹏,林鸿生,王天平. 2021

[9]菠萝优质高效种植"12(2)3"模式. 刘传和,贺涵,匡石滋,肖维强,邵雪花,赖多. 2020

[10]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蒋瑞萍,李苹,解开治,赵记军,黄旭,徐培智,张发宝,陈建生,唐拴虎. 2009

[11]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铅、镉形态分布的影响. 李富荣,赵洁,文典,杜应琼,王富华,杨锐,朱娜. 2015

[12]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周念,章家恩,罗明珠. 2011

[1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适宜直播品种的筛选. 方志强,陆展华,王石光,刘维,卢东柏,王晓飞,巫浩翔,陈浩,何秀英. 2022

[14]小菜蛾饲养研究进展. 张宝鑫. 2001

[15]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 LI Zhen-Yu,李振宇,谌爱东,SHEN Ai-Dong. 2011

[16]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冯夏,陈焕瑜,吕利华,莫严,卢悦昌,谢齐贺,张小雄. 2001

[17]广州地区小菜蛾发生量预测模型研究. 包华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陈伟平,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虞皓,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王少毅,何文彪,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2005

[18]一种小菜蛾虫霉菌的研究初报. 吕利华,冯夏,陈焕愉,何余容,庞雄飞. 2000

[19]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及药剂作用评价. 王维专,陈伟平,陶方玲,吴伟坚. 1992

[20]不同温度理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陈焕瑜,高琴.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