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爱红 1 ; 李敏 1 ; 冉红凡 1 ; 康振宇 2 ; 李建成 1 ; 杨小凡 1 ; 宋凯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梨小食心虫;卵;寄生;寻找效应;羽化率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59-63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蜂卵比(1∶5、1∶10、1∶15、1∶20、1∶30)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寻找效应,以及松毛虫赤眼蜂后代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蜂供卵比例的增加,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逐渐降低、寻找效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中,蜂卵比为1∶5时寄生率最高,蜂卵比为1∶20时寻找效应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松毛虫赤眼蜂后代羽化率逐渐增加,其中蜂卵比为1∶(5~15)时羽化率差异不显著.对不同蜂卵比处理下的寄生率、寻找效应和羽化率进行综合,认为蜂卵比为1∶(10~15)时,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寻找和寄生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松毛虫赤眼蜂的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 2021

[2]桨角蚜小蜂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情况.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王玉波. 2015

[3]第四代棉铃虫卵在华北夏玉米田的时空分布. 何康来,文丽萍,张广义,郑礼. 2001

[4]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马继芳,李立涛,王玉强,董立,甘耀进,董志平. 2011

[5]2种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果. 路子云,杨小凡,马爱红,冉红凡,刘文旭,李建成. 2020

[6]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粘虫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路子云,马爱红,冉红凡,刘文旭,刘小侠,李建成,张青文. 2016

[7]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寄主粘虫血淋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李文香,王士军,路子云,郭会婧,李建成,刘小侠,张青文. 2011

[8]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合欢巢蛾幼虫初报. 贺丽敏,焦蕊,于丽辰,许长新,郝宝锋. 2014

[9]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 屈振刚,王金耀,祝丽英. 2005

[10]冀东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及其防治. 郝宝锋,于丽辰,许长新,贺丽敏,焦蕊,乐文全. 2011

[11]河北省不同类型果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 冉红凡,刘文旭,屈振刚,路子云,于丽晨,郝宝锋,刘春琴. 2011

[12]性诱芯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诱捕距离试验研究. 刘文旭,路子云,冉红凡,马爱红. 2015

[13]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 2013

[14]沙地梨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研究. 陈湖,傅友,张新生,郝宝锋. 2005

[15]梨小食心虫在保定桃园的种群动态变化. 冉红凡,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 2016

[16]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李海山. 2013

[17]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陈江玉,于利国,李海山,禇凤杰,樊庆跃,崔乐军. 2011

[18]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冬茧的空间分布研究. 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李海山,马铭锋,杜润生. 2014

[19]几项技术措施对桃园越冬代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王越辉,白瑞霞,马之胜,贾云云,李海山,马铭泽. 2015

[20]桃树3种鳞翅目害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其与降雨量的相关性. 曹馨月,王召元,李永红,常瑞丰,刘国俭,韩继成,陈湖.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