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良群 1 ; 白志良 1 ; 王呈祥 1 ; 杨伟 1 ; 刘勇 1 ; 武秀兰 1 ; 侯丽萍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外植体;再生苗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262-263
摘要: 同一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胚性状况随着相关因素的改变而变化。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胚性状况相差很大,出苗率呈现很大差异,幼穗和幼胚的再生苗分化率明显高于茎尖、成熟胚等外植体的分化率。
- 相关文献
[1]愈伤组织再生马铃薯脱毒苗生产体系的建立. 杨春,王桂梅. 2008
[2]在油菜组织培养中激素及基因型对下胚轴分化的影响. 王景雪,孙毅,崔贵梅,刘少翔,王果萍,尚勇进,王卉. 2000
[3]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雷海英,武擘,贾彦琼,王玺,李莉. 2012
[4]普那菊苣再生体系的优化. 何真,张丽君,张晓玲. 2016
[5]植物转化过程中影响转化成功的因素分析. 杜建中,王景雪,孙毅,赵志国,陈国娥. 2004
[6]山西不同大豆品种再生体系的筛选. 李换丽,王丹,张树伟,雷佳,吴霞,王新胜,马燕斌. 2020
[7]加工马铃薯Atlantic无标记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刘江娜,张西英,白云凤,闫建俊,张爱萍. 2017
[8]大花萱草“东方不败”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杨丽莉,张晓,张彦琴. 2011
[9]内源激素对水稻不同外植体培养力的影响. 王秀红,史向远,吴先军,汪旭东,周开达. 2004
[10]彩叶凤梨离体培养中外植体消毒及防止褐化的研究. 史华平,王彦尊,王计平. 2015
[11]核桃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杨海波,王娟,周鹏程,孟利峰,高涛. 2011
[12]影响白三叶草高频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杨丽莉,贾炜珑,张彦芹. 2003
[13]东方百合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高慧卿,樊兰瑛,王秀红,高宏樟. 2010
[14]大花萱草‘莎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杨丽莉,张晓,杨睿,张彦琴. 2012
[15]以子房为外植体的‘金娃娃’萱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杨丽莉,王德平,张晓,张彦琴,李洁. 2012
[16]菊苣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程林梅,高洪文,赵茂林. 2002
[17]四翅滨藜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李占成,崔根芳,李宁. 2007
[18]正交设计优化北苍术组织培养研究. 左静静,闫贵云,安晓宁,霍利光,刘少翔. 2017
[19]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20]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作者: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晋粱112号;组培;抗旱;高淀粉;选育
-
糯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晓娟;刘勇;王绘艳;聂萌恩;张一中;范昕琦;梁笃;郭琦;柳青山
关键词:糯高粱;中胚轴;顶土力
-
四种芽孢杆菌菌剂对甘薯不同时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贾峥嵘;郝佳丽;郝艳芳;白文斌;张建华;郭瑞锋;刘勇
关键词:芽孢杆菌;甘薯;产量;品质
-
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
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杨伟;刘勇;郝艳芳;白鸿雁;武擘;王坚强;王伟
关键词:高梁;晋粱11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航天育种及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勇;杨伟;郝艳芳;张晓娟;王良群;张微;白鸿雁;武擘
关键词:航天育种;高粱;应用研究
-
植物盐胁迫研究进展
作者:杨伟;王坚强;刘勇;白鸿雁;武擘;赫艳芳;施宝安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盐胁迫研究;高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