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煦红 1 ; 农红秋 1 ; 蔡晓怡 1 ; 邹俊红 1 ; 黎书辉 1 ; 罗永雄 1 ; 农红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揭西县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清远市老茶人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乐昌市绿茗茶叶有限公司
关键词: 茶树间作;广金钱草;茶叶品质;病虫草害
期刊名称: 广东茶业
ISSN: 1672-7398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25-30
摘要: [目的]分析茶园间作广金钱草对茶园生物类群、茶叶品质及病虫草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一种中药药材广金钱草和一种茶树品种,在广东省英德市茶园内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广金钱草间作对茶园内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萎芽病发病情况、土壤动物、节肢动物、杂草、茶叶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间作广金钱草有利于增加土壤动物,减少茶园内害虫比例,降低茶小绿叶蝉、萎芽病与常见杂草发生数量.茶树间作广金钱草除了能有效防控病虫害和杂草,还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对成茶品质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结论]选择适宜的广金钱草进行茶树间作,广金钱草作为中药药材在增加茶农额外收入的情况下,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茶树的影响,从而增加中性动物和天敌的数量,改善茶园微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杂草,提高成品茶叶的品质,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法.
- 相关文献
[1]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及高效低水溶性药剂防效试验. 刘嘉裕,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廖侦成,唐颢. 2020
[2]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史芳源,刘嘉裕,唐颢. 2024
[3]花香红茶品种“云大淡绿”化学品质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8
[4]模式识别优化单枞茶加工关键性因素. 林晓文,许旋,马钟彬,罗一帆,陈海强,庞式. 2006
[5]茶树花果利用研究总结报告. 伍锡岳,熊宝珍,何睦礼,苗爱清,李勤,庞式,吴秋典,文克生. 1996
[6]蚯蚓生物有机培肥对金萱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 周波,黎健龙,唐颢,唐劲驰. 2017
[7]华南山地茶园有机肥高效施用模式. 崔莹莹,周波,唐劲驰,黎健龙,唐颢,陈义勇,刘嘉裕. 2023
[8]不同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比较研究. 唐劲驰,唐颢,冯平万. 2006
[9]茶园土壤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唐颢,唐劲驰,黎健龙,戴军. 2011
[10]高咖啡碱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与化学品质特征的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谷蛾幼虫在不同茶树品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感染虫生真菌概况
作者:梁建球;邵玉茜;陈义勇;颜英;梁沃亮;农红艳
关键词:茶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虫生真菌
-
覆盖对鸿雁12号新品种茶园土壤及硒的影响
作者:农红艳;蔡晓怡;游鹏;侯灌兴;农红秋;黎健龙
关键词:覆盖;生态茶园;土壤养分;硒
-
茶材小蠹综合防治措施和思路
作者:张风姬;蔡晓怡;黄燕峰;林柏桂;黎健龙;贺蓓;农红秋
关键词:茶材小蠹;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
特色农业背景下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作者:李煦红;潘力;高松峰;林威鹏;潘阳阳;王思威;操君喜
关键词:特色农业;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经济;发展路径;广东省潮州市
-
潮州老茶树茶天牛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作者:蔡晓怡;农红秋;黎健龙;林炜;巫诗轩;梁成额;农红艳
关键词:茶天牛;潮州老茶树;防治方法
-
不同修剪模式对英红九号茶树抗寒能力的影响
作者:黎健龙;蔡晓怡;农红秋;谭阳清
关键词:茶园;霜冻;英红九号;修剪
-
大洋生态茶园花香型红茶工艺探究
作者:赵文霞;农红艳;邹俊红;邹鹏儒;雷启云;黎健龙
关键词:晒青;做青;花香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