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陆地棉×亚洲棉F_0代成胚频数与母本陆地棉主要光合性状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牛永章 1 ; 阎继耀 1 ; 关崇琴 1 ; 张原根 1 ; 张新润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85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62-66

摘要: 陆地棉(G.hirsutum L.2n=52)生长势强、产量高、纤维长、但成熟较迟,抗病虫能力差。亚洲棉(G.arboreum L.2n=26)早熟、纤维短粗、抗病虫能力强。通过种间杂交,可以打破其遗传的稳定性,使子代产生极为广泛的分离类型,从中可选出早熟、丰产、优质、抗病虫力强的新类型和新品种。由于利间隔离、种间杂交F_o代往往不结实,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为了克服F_o代不亲和性,提高杂交当代的结实率,做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Weaver(1957、1958)研究了陆地棉×亚洲棉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冯午(1959)、Blacoba(1962)、胡适宜(1968)分别报道了陆地棉×亚洲棉的授粉受精过程的研究结果。Pundir(1972)作了陆地棉和亚洲棉正反交以及亲本类型的授粉、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